|
|
经济导报记者 吴淑娟 经济导报记者从6月15日举行的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济南市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成为开展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 据了解,为稳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资本市场各个业务领域的应用实施,探索建立统筹协调、科学有效的资本市场金融科技监管体制机制,打造包容审慎的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形成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良性生态,中国证监会自2021年起,陆续分两批批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5个城市开展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6月7日,中国证监会印发《关于支持在济南市开展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的函》,济南市正式获批开展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 济南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郦弘表示,开展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是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数字人民币试点之后,又一项在济南市落地的国家级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开展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济南具备良好的基础与优势。 2022年,济南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029.8亿元,同比增长7.6%,金融业实现税收收入188.5亿元,占总税收收入的14.2%,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2.5万亿元。截至2022年末,济南金融从业人员约13万 人,金融机构总数近900家。其中,证券公司法人机构1家,证券公司分公司63家,证券营业部91家;期货公司法人机构2家,期货公司分公司61家,期货营业部21家;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208家,管理基金711只,管理基金规模1168.44亿元。金融资源的高度集聚,为金融科技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 郦弘表示,试点工作将以试点城市面向资本市场行业机构和科技企业征集遴选试点项目的形式开展,侧重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资本市场各业务领域进行科技赋能,以服务实体经济、提升市场效能、强化合规风控、增强监管能力、保障金融安全为应用导向,推动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公司等各类资本市场行业机构数字化转型。 据介绍,凡属于山东证监局辖区,且注册登记地或者主要办公地在济南的机构以及在济南有重要分支机构的全国性机构可自愿申报试点项目,申报主体具体包括五大类:一是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包括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二是证券期货服务机构,包括从事公开募集基金的销售、销售支付、份额登记、估值、投资顾问、评价等基金服务业务的机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资信评级机构等;三是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四是基金托管机构;五是其他中国证监会认可的机构。 试点工作不接受科技企业单独申报试点项目,鼓励科技企业作为牵头单位或参与单位与前述五大类申报主体联合申报,对科技企业的注册登记地不作限制。近期,山东证监局和济南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以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济南)专项工作组的名义联合发布试点实施细则和项目申报指南,请相关机构保持密切关注。
|
编辑:史飞雪 |
|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