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明显。今年前5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创近5年同期新高。
财政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我国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优化支出结构,用“真金白银”支持稳增长、惠民生、增后劲、防风险,支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数据显示,上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与置换债券分别累计发行超2.1万亿元、1.7万亿元;截至6月末,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发行5550亿元。今年1—5月,共发行国债6.29万亿元,同比增长38.5%;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98万亿元,同比增长36.6%;发行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再融资债券1.63万亿元,完成今年2万亿元限额的81.5%。今年安排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10.34万亿元,已下达9.03万亿元。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安排收入、债券等各类财政资金,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今年以来,政策不仅在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上做文章,更加大了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力度,确保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财政支出规模的持续增长,有效保障了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资金需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与此同时,财政支出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其中对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领域的持续投入,也有效推动了政策尽快落地见效。
这些举措对于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发挥了关键作用。不仅通过扩大有效投资和促进消费直接拉动了内需,而且通过稳定就业、企业和市场预期,为经济的持续复苏提供了坚实的宏观环境。
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有效助力了稳增长,并且,下半年“持续用力”空间足。近期,财政部已明确,下半年将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从可用财力来看,用于稳增长、扩内需的财政资金更加充足。
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通过增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用好用足政策空间,可以更有效扩大国内需求,畅通经济循环,增强发展动能。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