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证券
信息披露“大考”,上市公司这样做,可以获“加分”
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2-8-10 15:42:33  
  经济导报记者 韩祖亦
  信息披露是投资者走进上市公司、了解上市公司、从而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途径。
  当前,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正稳步推进。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是注册制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亦是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我们可以看到,监管层当前正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进上市公司自律监管规则体系整合,着力构建更加简明友好、成熟定型的规则体系;另一方面强监管,对涉嫌蹭热点炒概念、异常交易、财务造假等情况及时出手,努力构建良性循环的资本市场生态体系。
  在近期落幕的深交所主板、创业板上市公司2021年度信息披露考核工作中,156家上市鲁企考核结果为A(优秀)的公司达30家,占比显著优于深交所的整体水平。但与此同时,“D”档占比亦高于深交所的整体数据,显示出部分上市鲁企信息披露质量不高,规范运作水平和合规意识不足的状况依然存在。
  毫无疑问,一家上市公司一旦出现被出具监管函、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董秘空缺超过3个月乃至6个月,甚至受到行政处罚,被采取监管措施或实施纪律处分、被要求公开更正错误信息等情况,其信息披露考评结果将被果断“减分”,滑入C档甚至D档,对其公众信任度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首先应切实完善其法人治理结构,并严格执行,合法合规经营管理,充分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作用,各司其职,形成高效运作、有效制衡的监督约束机制。进一步提高公司规范运作能力,强化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治理体系中的作用,鼓励其客观、公正地发表独立意见,促使经营决策更加科学高效,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持续完善公司内控体系,加强内控管理,防范各种风险发生。
  其次,上市公司必须改变观念,不应将信息披露看成是一种负担,对于那些可披露可不披露的信息选择不披露,可多披露可少披露的信息选择少披露,而需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主动披露相关信息,更好地引导投资者做出理性选择。
  近年来,交易所对于那些能够积极实施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主动召开投资者说明会,及时回复投资者问题,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或ESG报告,以及进行有效、自愿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鼓励有加,正是凸显了这一正向引导方向。


编辑:史飞雪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经导财评丨规范收费行为让平台经济行稳致远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7份行政许可公布,涉及工商银行威海分行行长等
·> 低至0.01%!理财公司再掀“降费”潮
·> 一季度净亏6.6亿,小鹏汽车“押宝”AI智驾辅助
·> 出口额激增16.1%和15.2%!纺织鲁企“出海”创新突围
·> 山东金融管理部门联合部署 推动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 2025年山东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落地!市场反应如何?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