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3日,金字火腿(002515.SZ)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福建金字半导体有限公司拟以不超过3亿元自有或自筹资金,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取得中晟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不超过20%股权。此次跨界瞄准AI与光通信产业,核心逻辑在于看好行业前景及标的公司的光通信芯片国产替代能力,而这一动作也迅速引发市场热烈反响——公告发布当日,金字火腿在盘前集合竞价阶段即涨停,涨停板位置排队买单超1亿股,对于总股本仅12亿股的公司而言,市场对其股价后续连涨预期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金字火腿首次尝试跨界并购。回溯其发展历程,2013年-2016年间,公司曾先后涉足稀土、医疗、互联网金融、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2017年更是斥资11.8亿元收购浙江中钰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试图转型医疗健康产业。但这些跨界均以失败告终,多数业务陷入亏损,2018年公司不得不终止收购并剥离相关资产,重回火腿主业。频繁的重组失利还引发股权变动,2019年原大股东计划出售股权给广东国资未果,2021年最终转让给任贵龙,2025年4月任贵龙又将控制权移交郑庆昇,此次芯片领域的跨界,正是新控制人上位后的首次重大资本动作。

金字火腿执着于跨界,背后有两大核心动因。一方面,其传统火腿主业增长乏力、利润空间有限。数据显示,自2010年12月上市以来,公司营收从1.631亿元缓慢增长至2024年的3.439 亿元,净利润长期在2000万元-6000 万元区间波动,扣除重组带来的短期影响后,主业基本维持 “稳而不增” 的状态,难以支撑更大规模的发展诉求。另一方面,公司手握充足现金储备,具备跨界投资的资金基础。据2025年中报,金字火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15.93亿元,总资产26.74亿元,负债仅6150万元,资产负债率低至2.3%,充裕的现金流使其具备持续对外投资的条件。
不过,市场的热情难以掩盖跨界并购的高风险,A股历史上不乏类似失败案例。2015年上市的爱迪尔,因珠宝主业发展空间受限,2017年起通过近20亿元收购多家公司,但标的承诺利润未兑现,2020年首次披露亏损15.65 亿元,最终走向退市;2006年上市的雪莱特,从LED照明跨界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频繁踩雷后陷入巨额亏损,当前股价仅1元多,濒临1元退市红线。
从行业规律来看,跨界并购失败的核心症结在于 “隔行如隔山”。企业在主业中积累的管理经验与专业能力,难以直接迁移至其他领域——不同行业的经营逻辑、技术壁垒、市场规则差异显著,即便主业管理者是行业专家,进入新领域后也易因信息差、经验不足踩坑,最终导致并购失利、企业受损,甚至拖累投资者利益。
对于投资者而言,金字火腿此次跨界芯片虽获市场热炒,但需警惕历史案例的警示:高科技领域跨界并购成功概率极低,需理性评估风险,避免盲目跟风。毕竟,过往多次跨界失败的经历,已为金字火腿的此次新尝试埋下隐忧,后续标的整合效果、业务协同能力仍需时间检验。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财经研究员 臧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