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导报原创
绝味食品困局:虚减收入超7亿,被“ST”后股价跌停,门店大幅收缩
来源:大众新闻·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5-9-23 16:57:18  

9月23日,以“绝味鸭脖”闻名的卤味龙头企业绝味食品(603517.SH),股票简称变更为“ST绝味”。当日,该股以“一字跌停”姿态报收于14.49元/股,与2021年2月98.29元/股的历史峰值相比,股价累计跌幅已超8成。

日前,绝味食品收到湖南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司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已调查完毕。调查结果显示,绝味食品在2017年至2021年五年期间,少计营业收入按比例估算合计达7.24亿元。

绝味食品的这场“戴帽”风波,不仅是监管层对其信息披露违规的惩戒,更揭开了这家卤味巨头业绩下滑、门店收缩、行业承压的多重困局。

7亿营收“隐身背后的连锁反应

9月20日晚间,绝味食品披露了来自湖南证监局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这份文件将公司2017年至2021年的财务“瑕疵”公之于众。调查结果显示,五年间公司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累计少计营业收入约7.24亿元,各年度少计金额占公开披露营收的比例分别为5.48%、3.79%、2.20%、2.39%、1.64%。

在资本市场常见的财务造假多为“虚增营收推高股价”的背景下,绝味食品“反其道而行之”的操作引发广泛质疑。山东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宋先生对经济导报记者分析,其动机或为实现“利润平滑”,即通过隐藏当期收入,为未来业绩承压时预留“缓冲空间”,以营造业绩稳定增长的假象。然而这一操作,既触碰了信息披露的合规红线,也会让投资者利益受损。

对此,上海汉联律师事务所宋一欣律师明确表示:“营收少计属于虚假陈述,绝味食品的违规行为已构成对投资者利益的损害,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可发起维权申请。”

伴随行政处罚落地,一系列连锁反应接踵而至。湖南证监局对绝味食品及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罚决定:公司被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罚款400万元;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戴文军、时任财务总监彭才刚、时任董事会秘书彭刚毅分别被处以200万元、150万元、100万元罚款,合计罚没金额达850万元。

更严峻的考验在于资本市场的“用脚投票”。根据监管要求,绝味食品股票于9月22日全天停牌,9月23日复牌后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日涨跌幅限制从10%收窄至5%,市场流动性大幅降低。这一变化或直接触发机构投资者的风控阈值——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全国社保基金503组合、404组合分别持有公司1.65%、0.94%股份,位列前十大股东。按照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对ST类股票的投资限制,若后续相关机构减持,或进一步加剧公司股价波动。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控股股东此前的减持动作更添市场疑虑。2020年9月至2021年7月,绝味食品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上海聚成、慧功等企业)集中减持16次,累计减持5282万股,而彼时公司股价正处于历史高位区间。巧合的是,2022年12月公司启动定向增发,以52.21元/股的价格向15家机构发行2260.8万股,募集资金11.8亿元。控股股东高位减持与定增募资之间是否存在未披露的利益安排,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

此次,绝味食品虚减收入也可能引发税务合规风险,若税务机关启动纳税调整,公司需补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并面临滞纳金与罚款,公司财务压力或进一步加剧。

营收利润双降,门店数量锐减

监管风波之外,绝味食品的经营基本面正持续恶化。

翻阅近年财报可见,公司营收虽从2017年的38.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72.6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1.15%,但净利润却在2021年触及9.81亿元峰值后急剧回落。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13.84%至62.57亿元,净利润同比下跌34.04%至2.27亿元,较历史高点缩水76.86%;2025年上半年颓势未改,营收28.2亿元同比下降15.6%,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40.7%,扣非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下滑52.6%。对于营收下滑,公司在财报中坦言“主要因报告期内销量下降”。

销量下滑的背后,是门店网络的大幅收缩。

作为卤味行业唯一曾实现门店破万的企业,绝味食品2024年6月末内地门店总数为14969家,而据窄门餐眼2025年9月22日数据,其门店数量已降至10725家——一年间闭店超4000家,缩水幅度近三成。在近日举行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有投资者尖锐提问:“公司基本面持续恶化,门店数加速减少,传统加盟模式是否已崩塌?公司有无转型想法?” 对此,绝味食品回应称,公司将推行“聚焦卤味赛道,深耕细分需求”战略,通过场景化创新、精益运营及提升需求洞察力、品类创新力、敏捷供应力,应对市场挑战。

对比同行,绝味食品的业绩表现更显尴尬。

2025年上半年,周黑鸭(01458.HK)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228%;煌上煌(002695.SZ)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增长26.9%;仅紫燕食品(603057.SH)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降47.2%,与绝味食品一同陷入利润下滑泥潭。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除业绩分化外,卤味行业整体面临门店收缩压力:煌上煌上半年门店总数从去年同期4052家减至2898家,减少1154家;周黑鸭优化关闭低效门店,数量从3456家降至2864家。

门店“减法”的背后,无疑是行业竞争加剧、单店盈利承压的现实写照。

赛道增速放缓,巨头各寻突围路径

绝味食品的困境,并非个例,而是整个卤味行业进入“寒冬期”的缩影。

红餐大数据显示,受激烈市场竞争、消费需求变化等因素影响,全国卤味门店数量已呈现下滑趋势。从行业属性来看,卤味尤其是休闲卤味,刚需属性较弱,更多承担“调味、解馋”功能,而糖果蜜饯、坚果炒货、膨化食品等休闲零食品类,正与休闲卤味形成直接竞争,进一步分流消费者。此外,产品同质化严重、价值感不足等问题,也长期制约着行业发展。

更具挑战的是,卤味赛道的参与者正不断扩容。除绝味、周黑鸭、煌上煌等专业品牌外,零食品牌、商超企业纷纷入局,通过延伸产品线、布局线下渠道分食市场份额。在供需两端挤压下,行业增长天花板逐渐显现,头部企业不得不跳出传统卤味框架,探索新的增长曲线。

比如,周黑鸭选择“跨界破圈”,推出椰子水品牌“丫丫椰”,同时发力复合调味料与方便速食产品,试图通过品类拓展打开新市场;煌上煌则瞄准新兴赛道,拟斥资4.95亿元收购冻干食品公司福建立兴食品,借道冻干食品切入健康食品领域,寻找第二增长曲线。这些尝试,既是对行业趋势的回应,也是企业应对增长压力的主动求变。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卤味行业的增长依赖多重因素:宏观层面的重度消费人群人口红利、门店数量扩张;微观层面的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粉丝效应,以及完善的服务体系与客户黏性。“当前卤味产品整体性价比不足,叠加消费意愿、消费能力、消费信心下滑,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朱丹蓬看来,绝味食品此次违规受罚,不仅会对企业商誉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还将严重打击团队、供应商与加盟商的信心,进一步加剧其经营困境。

面对行业寒冬与自身困局,绝味食品也在尝试自救。公司表示,2025年上半年已开始探索细分消费场景需求,解构佐餐、零食、夜宵、礼品等场景的核心诉求,结合不同消费群体特征完善消费者图谱;同时搭建区域风味数据库,建立模块化新品开发流程,推进经典产品风味优化与新品高效孵化。然而,这些举措能否扭转业绩颓势、重塑市场信心,仍需时间检验。

从曾经的“卤味巨头”到如今的“ST绝味”,绝味食品的起落折射出资本市场合规经营的重要性,也反映出传统餐饮企业在行业变革中的挣扎与求索。对于绝味食品而言,当前亟需解决的不仅是财务合规问题,更是如何在行业增速放缓、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找到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而对于整个卤味行业来说,如何突破产品同质化、提升消费价值、开拓新增长空间,仍是所有参与者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杜海)




编辑:付建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聚焦主责主业 ,山东省属国企清退65户非主业企业,
·> 补贴6.4亿实现盈利,岚图汽车真的赚钱了吗
·> 山东这家上市公司20cm涨停后撇清 “核概念”,疑与 “蛇吞象” 收购有关
·> 通过港交所聆讯!八马茶业“礼盒经济学”将迎大考
·> 毛利率90%的企查查,职工薪酬行业“倒数”?
·> 用友网络被暂停军采,王文京控股其他企业被同步暂停
·> 贵金属集体狂飙!年内已有4只黄金股翻倍,涨幅最高的是山东这家企业
·> 山东这只年涨500%大牛股又现“20cm”涨停,发生了什么?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5182043号-1 公安备案号:鲁公网安备3701000200029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20027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