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上半年,中国游戏行业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政策支持、用户需求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赋能,共同推动板块进入新一轮景气上行周期。一些A股与港股市场的游戏公司在资本市场上演“业绩逆袭”。
业绩复苏显著,龙头表现稳健
回顾上半年财报,最直观的信号就是一些企业盈利能力的回升。部分企业扭亏为盈,头部厂商则继续拉开差距,稳固自身的行业地位。
腾讯控股(00700.HK)游戏业务今年上半年总收入达1187亿元。其中,第二季度本土市场收入404亿元,同比增长17%,新游《三角洲行动》以及“长青产品”《王者荣耀》《和平精英》《无畏契约》等持续贡献业绩。国际市场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35%。
网易-S(09999.HK)同样延续了增长态势。第二季度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收入228亿元,同比增长13.7%,占公司总营收的八成以上。《第五人格》《燕云十六声》《漫威争锋》等产品共同撑起业绩基本盘。
在A股市场,ST华通(002602.SZ)表现格外抢眼。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2亿元,同比增长85.5%;净利润26.56亿元,同比增长129.33%。其中,互联网游戏业务收入达164.33亿元,同比增长93.06%,体现强劲增长,尤其是出海游戏优势扩大。
中型厂商迎来“反转时刻”
部分中型厂商的财报则迎来反弹,扭亏为盈成关键词。
完美世界(002624.SZ)2025年上半年营收36.91亿元,同比增长33.74%;归母净利润5.03亿元,摆脱此前的亏损阴影。《诛仙世界》的上线以及电竞业务的增长等成为关键推手。
冰川网络(300533.SZ)同样上演业绩“逆袭”,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57亿元,同比增长4.21%;归母净利润达3.36亿元,同比大涨165.19%。去年同期,这家公司是A股亏损最多的游戏公司之一,当时净亏损达5.15亿元,今年实现反转,主要因调整投放策略等原因。
天娱数科(002354.SZ)也在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9.88亿元,同比增长近三成;净利润2362万元,同比增长453.67%,扭亏为盈。
此外,巨人网络(002558.SZ)、吉比特(603444.SH)等中坚力量也保持稳健增长。
巨人网络上半年营收16.62亿元,同比增长16.47%;净利润7.77亿元,同比增长8.27%,新游《超自然行动组》上线表现不俗,“征途”系列依旧源贡献增长。
吉比特上半年营收25.18亿元,同比增长28.49%;净利润6.45亿元,同比增长24.5%,营业收入主要来自《问道手游》《问剑长生(大陆版)》《杖剑传说(大陆版)》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企业也开始展现出“转型红利”。
浙数文化(600633.SH)今年上半年虽营收仅小幅增长0.09%,达到14.14亿元,但净利润却同比大涨156.26%至3.77亿元。
背靠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数文化在数字文化板块中,正通过边锋网络强化游戏布局,其中,边锋掼蛋APP日活用户数突破百万。
政策与市场共振,行业风暴来袭?
业绩的改善是行业回温的一个缩影。政策面与市场端的共振,让游戏产业的“热度”不断升温。
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8月游戏版号审批结果显示,共173款游戏获批,包括166款国产网络游戏和7款进口网络游戏,单月总量刷新年内新高。
今年5月,广东印发了《关于推动广东网络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广州、深圳网络游戏产业“双核”作用,带动提升全省游戏产业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6月,浙江发布《关于支持游戏出海的若干措施》,全面覆盖游戏出海产业、平台、生态等领域。
需求端同样不容忽视。年轻用户群体依然稳定,而随着线上娱乐形式的多元化,游戏的互动性和沉浸感优势更加凸显。用户粘性上升,平均时长与付费意愿同步走高。
从产业趋势来看,头部厂商正不断加码“出海战略”,寻求国际市场第二增长曲线;而“长青游戏”则凭借稳定现金流,成为企业延续盈利的重要支撑。
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用户规模达6.79亿人,同比增长0.72%,均创下历史新高。
该协会发布的报告认为,中国游戏产业保持高增长,得益于五大因素: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科技创新与智能化升级;产业规模持续增长;跨界赋能激活消费潜力;人才培养与科研生态持续优化。展望下半年,仍有不少重量级新品将推出,市场有望延续增势。
这一次,游戏行业的风,或许真的来了?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孙罗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