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保险资金入市步伐加快。
2025年的中报显示,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五大上市险企的股票投资金额合计达18464.29亿元,较年初增加4118.58亿元,增幅达28.71%。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36.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39%。险资配置股票资产力度继续加大,截至二季度末人身险和财产险公司的股票余额为3.07万亿元,上半年净增加6406亿元,同比增幅达47.57%,股票配置余额较一季度末增长8.92%。
同时,今年以来,估算险资净流入股票规模与新增保费收入关联性明显上升。兴业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国有保险公司绩效评价办法持续优化,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政策环境逐步改善,险资入市驶入快车道,按照下半年新增保费同比增速5%估算,预计下半年险资仍将增配A+H股票3000亿元至4000亿元。
以2024年9月中央金融办、证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为始,监管部门持续引导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从市场影响来看,险资的加速入市为资本市场注入了“压舱石”般的长期增量资金。作为典型的长期机构投资者,险资具有资金规模大、投资周期长、风险偏好稳健的特征,其配置逻辑更注重企业长期价值与行业发展潜力,而非短期市场波动。这种投资属性不仅能有效缓解市场短期非理性波动,还能引导资金向优质企业、重点产业聚集。
从行业层面看,险资加大股票配置力度,也是保险行业自身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随着利率环境变化与居民保障需求升级,传统依赖固定收益类资产的盈利模式面临挑战,而权益资产成为险企提升长期收益、匹配长期负债的关键抓手。险资入市的“双向利好”逐渐显现:既为资本市场提供资金支持,也为保险行业自身盈利稳定性注入动力。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于婉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