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东珠生态(603359.SH)披露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交易预案。受此次并购重组计划影响,公司股票自8月27日起进入停牌阶段,直至9月9日恢复交易;9月10日,公司股票开盘涨停。
根据公告,东珠生态将收购凯睿星通信息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凯睿星通”)89.49%的股份并获得公司的控制权。作为一家主营生态环保业务的企业,东珠生态跨界并购卫星通讯领域企业的举动,迅速引发资本市场与行业内的广泛讨论。
对于此次交易的目的,东珠生态称,上市公司原有业务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本次交易旨在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交易本质上是双方“各取所需”:对东珠生态而言,引入卫星通讯领域的新资产,有望改善当前持续亏损的经营状况;对凯睿星通来说,通过被上市公司收购,可间接实现“曲线上市”,为后续发展打开更多空间。
东珠生态经营状况亟需改善
东珠生态所属行业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业务涵盖生态湿地保护、水环境治理、市政景观、国储林、森林公园、矿山修复、乡村振兴建设、林业碳汇等板块。
公开财务资料显示,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东珠生态分别实现营收8.29亿元、3.76亿元、2.08亿元,分别同比减少33.28%、54.64%、23.04%。与此同时,公司自2023年起陷入亏损,截至2025年上半年,两年半时间累计亏损已达9.71亿元。
东珠生态在2025年半年报中解释称,业绩承压主要源于三方面:一是宏观经济环境波动与房地产市场调整的间接影响;二是行业竞争加剧导致集中度不断提升,中小规模企业生存空间被挤压;三是公司业务高度依赖地方财政支付能力,地方财政压力传导至企业层面,导致项目回款与推进效率下降。
公司的财务状况同样不容乐观。截止到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62.83亿元,其中货币资金仅为2.65亿元,占比不足5%;而合同资产高达44.42亿元,占比过7成。
更值得注意的是,仅有的2.65亿元货币资金中,有1.79亿元因涉及诉讼被冻结,截至半年报披露时,仅1547万元解冻,实际可自由支配的资金规模进一步缩减。短期偿债压力同样突出: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短期借款达3.54亿元,为缓解资金压力,已将1.29亿元合同资产抵押以获取借款。从本次交易预案也可看出,东珠生态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及承担交易费用的资金,均需依赖本次募集的配套资金。
股权结构层面看,东珠生态是典型的家族式企业,实控人席惠明及其妻子浦建芬、儿子席晨超、女婿谈劭旸合计持有46.12%的股份。
凯睿星通实现间接上市
凯睿星通成立于2011年,注册地址为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法定代表人史焱。公司主要从事卫星通信技术与系统的研发、设计及生产,主要产品包括卫星通信基带产品、卫星通信终端产品、卫星通信网络管理系统及卫星应用系统等。
企查查显示,本次交易前,凯睿星通已完成了9次融资,其中包括闻名投资、海尔资本、盛世投资等知名投资机构。不过,公司的融资进程已停滞较长时间:2020年8月,南京信保佳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信保投资”)完成对凯睿星通的最后一轮投资,此后5年公司未再获得新的外部融资。
从股东结构来看,截至本次交易前,凯睿星通共有21名股东,其中15名为投资机构,合计持股比例达55.97%。对于这些已投资多年的投资机构股东而言,通过并购实现退出的需求较为迫切——以最后入场的信保投资为例,其持股时间已达5年,超过正常的投资周期,此次交易为机构提供了重要的退出通道。
目前,凯睿星通的资产评估结果尚未公布,本次交易的具体价格仍需等待后续披露,经济导报记者将继续关注进展。值得关注的是,自9月10日公司股票复盘涨停后,9月11日,公司股票再次开盘涨停。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见习记者 赵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