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提出六大方面共20条重点举措。《意见》明确提出到2030年,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大幅跃升,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
这一纲领性文件不仅为体育产业注入政策“强心剂”,更标志着体育产业正式上升为拉动内需、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战略支点。
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十四五”以来,我国体育产业稳步前行,2023年总规模达3.67万亿元,年均增速10.3%,增加值为1.49万亿元,其中体育服务业占比72.7%。今年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2%。火爆出圈的冰雪经济、体育“新三板”、热门赛事活动等,都彰显出体育消费的巨大潜力。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表示,尽管我国体育产业的数据表现亮眼,但我国体育消费市场仍存在高品质体育赛事和体育用品供给相对短缺等问题,需要通过政策引导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群众消费升级需求。《意见》的出台,正当其时。
《意见》提出了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突破7万亿元的发展目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去年底披露的数据,2023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3.67万亿元。若要在2030年实现7万亿元目标,意味着八年之内产业规模需实现翻倍增长,年复合增长率预计需保持在10%左右,显著高于同期GDP增速。这一目标的设定,不仅彰显了我国体育产业蕴含的巨大发展潜力,也直观传递出国家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但也需清醒认识到,我国体育产业仍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核心赛事IP稀缺、职业化程度待提升等挑战。下一步需加快完善体育消费统计体系,推动相关政策落地,破除社会力量参与的制度壁垒,真正让“20条”从纸面走向市场。
可以预期,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与市场活力双重驱动下,体育产业有望加速成长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这场围绕7万亿目标的产业竞速赛,已然鸣枪开跑。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石潇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