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乐道L90、全新ES8的热销,蔚来“上岸”的信号还在释放。
9月2日晚间,蔚来(09866.HK)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蔚来第二季度实现总营收190.09亿元,同比增长9.0%,环比增长57.9%;净亏损49.948亿元,同比减亏1.0%,环比减亏26.0%。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公司调整后的净亏损为41.27亿元,同比减亏9.0%,环比减亏34.3%。
在当日晚间举行的财报电话会上,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强调,第二季度是蔚来今年的底部,从第三季度开始,蔚来将迎来销量、营收、毛利、现金流等多个关键指标的环比改善。

李斌等来爆款
今年二季度,蔚来交付量达到7.21万辆,同比增长25.6%,环比增长71.2%。其中,蔚来品牌交付4.71万辆;乐道品牌交付1.71万辆;萤火虫品牌交付7843辆。
得益于新车交付量的提升,蔚来二季度的汽车销售额也实现了明显增长。财报显示,二季度,蔚来汽车销售额为161.36亿元,同比增长2.9%、环比增长62.3%。
从后续市场表现来看,蔚来销量增速的势头在三季度也得到延续。
李斌目前的两款新车——乐道L90和ES8,眼下订单正源源不断。
乐道L90作为乐道品牌首款旗舰车型,7月31日发布并开启交付后,首月交付量即达1.06万辆,成为蔚来史上销量破万最快的车型,势头迅猛。受乐道L90热销带动,乐道L60订单量在8月份创下年内新高。
接力L90,8月,全新ES8开启预售,起售价直降11万元。
新车推动下,蔚来8月份交付量攀升至3.13万辆,同比增长55.2%,创下历史新高。截至8月31日,蔚来2025年累计交付16.65万辆。
“新一代产品,比如乐道L90、全新ES8,学习到了很多行业优秀做法,也修正了一些过去的错误。基于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路线、合理的产品规划和符合中国用户需求的产品定义,乐道L90、全新ES8受到了市场欢迎。”李斌在财报会上指出。
李斌介绍,“接下来将优先保证乐道L90和全新ES8的交付,连L60都需要给L90让位,预计从10月开始,乐道的产能紧张情况会有所缓解,希望四季度乐道和蔚来品牌的全供应链产能都能提升到每个月2.5万辆,同期萤火虫产能在6000辆左右,三大品牌合计5.6万辆。”
不仅L60要给L90让位,原计划于今年四季度上市交付的乐道L80也被延迟,“考虑到产能目前主要是满足当下交付需求,原定于今年发布的L80不会交付了,至于是否上市要看市场情况”。
四季度整车毛利率目标在16%至17%
手握两个“潜力股”,李斌在二季度业绩电话会上发布了号称“史上最强”的季度指引。
该指引显示,乐道L90及全新ES8获得市场热烈反响,进一步巩固了蔚来的整体销售增长势头。受益于这一强劲需求,公司预计今年第三季度总交付量将达8.7万至9.1万辆,同比增长40.7%至47.1%;营收总额将介于218.1亿至228.8亿元,同比增长16.8%至22.5%。
盈利能力方面,财报显示,蔚来今年二季度的综合毛利率为10%,同比微增0.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2.4个百分点。其中,整车毛利率为10.3%,较去年同期下滑1.9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1个百分点。
蔚来CFO曲玉对此解释道,“二季度处于产品的切换期,占销量主力的2025款的‘5566’车型(ET5、ET5T、ES6、EC6)是在五月中下旬逐步完成切换的。从整个销量占比上来讲,‘5566’占二季度交付量的20%左右,所以二季度环比一季度增长有限。”
他指出,随着蔚来品牌的“5566”完成切换,以及L90开始交付,三季度蔚来整车的毛利率将会逐步提升。
李斌也强调,蔚来长期努力的目标是毛利率实现20%。其中,蔚来品牌目标毛利率为20%,并在此基础上往25%努力;乐道品牌毛利率目标是在15%的基础上,争取实现更高毛利;萤火虫的目标毛利率则是在10%左右。
“到四季度,我们整车毛利率的目标是在16%到17%之间,来达成我们盈亏平衡的目标。”曲玉补充道。
李斌的盈利账
蔚来当前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实现四季度盈利。
高投入和高研发,一直是蔚来“砸钱”的重点。过去几年对蔚来而言是高投入期,不管是在研发、多品牌方面,还是基础设施的建设、销售服务网络方面都是如此。
李斌在财报会上指出,“从第二季度开始,蔚来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周期,我们过去几年持续的研发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和多品牌布局,开始显示出市场竞争力。”
但要从投资阶段转向财务收益,从一季度亏损超60亿、二季度亏损超40亿到四季度实现盈利,其中要付出的努力还很多。
按照公式“经营利润=销售额×毛利率-费用”来看,蔚来销量已经锚定四季度要实现月均交付5万辆、总计15万辆的目标,若能实现,四季度销售额将创纪录。
整车毛利率方面,四季度指引为16%至17%,二季度已回升至10.3%。随着高毛利产品如全新ES8和L90占比提升,毛利率回到16%-17%是合理目标。
费用方面,二季度,蔚来研发费用为30.07亿元,虽相较于小鹏汽车22.1亿元、理想汽车28.1亿元的同期投入仍较高,但已经同比下降了6.6%;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也环比下降9.9%,得益于组织优化带来的人员成本与营销费用减少。

李斌透露,公司研发费用过去每季度约30亿,现在通过经营单元(CBU)机制,全面计算投资回报率(ROI),效率大幅提升,有信心将研发控制在20亿左右,并实现原有30亿的产出。销售及管理费用也在优化,四季度有望控制在销售额的10%以内。综合来看,四季度实现NON-GAAP盈利是有机会的。
今年以来,蔚来开启内部经营的提质增效,名为“CBU”的经营机制在此背景下全面落地。其核心逻辑是,将公司所有经营工作拆分为多个互不重叠的“基本经营单元”,每个单元必须建立明确的经营目标、成本目标和投资回报目标,让每一笔钱经得起严肃的财务审视,明确具体的责任人,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并为最终结果负责。
可以说,成本控制已见真章,蔚来以前那种“只看规模不看成本”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加上两款新车发力,蔚来能否“上岸”,还要看四季度交付情况。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于婉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