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9日,济南市“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济南市企业家系列记者见面会第二场——“机器人产业链”专场举行。会上透露,目前济南机器人产业规模占山东省比重已近50%,拥有30余万软件从业人员。下一步,济南市还将进一步从完善产业链配套体系、持续拓展应用场景等5个方面发力,助力机器人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据了解,近年来,济南市依托完备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把机器人产业作为全市13条标志性产业链之一进行重点培育。从优宝特“行者泰山”惊艳世界机器人运动会,到亚历山大句芒操作系统打破国外垄断,再到德晟积极应对挑战实现核心技术突破,济南市机器人产业在核心零部件、本体制造、系统集成等关键环节已经加速形成完整生态。
具体到参加本次见面会的企业,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的人形机器人“行者泰山”,已升级至二代,并在8月15-17日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取得了好成绩;山东德晟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为石油套管、管线管、接箍加工提供完整的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并助力中石油、宝钢等企业显著降本增效;山东亚历山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操作系统GomROS,则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多行业规模化落地的国产机器人操作系统,打破上游硬件依赖与下游应用割裂的产业瓶颈,并在山东黄金、泰山玻璃纤维等国企央企进行了推广应用。
见面会上,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济南市机器人产业规模占山东省比重近50%,是全省重点培育的四大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核心区域之一,拥有3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3个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并且拥有30余万软件从业人员,可以说集聚了机器人企业的“全周期”成长要素。
下一步,济南市将立足产业所需、企业所盼,锚定技术转化“断点”,打通产业协同“堵点”,破解市场拓展“难点”,从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完善产业链配套体系、持续拓展应用场景、加强氛围营造、做好政策落地保障等5个方面助力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让更多“泉城造”机器人走进大众视野、走入群众生活,让济南为新时代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方案”。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