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文件明确了加快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被行业视为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
《意见》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可以说,在我国城镇化率突破67%的背景下,《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城市发展从“规模竞赛”转向“质量博弈”。《意见》以“存量提质增效”为核心,本质上是对我国城市低效基建重复投资等模式的一次纠偏。
“世界级—国家级—区域性”,《意见》里部署的三级城市群培育清单,京津冀、长三角等第一梯队将获得更多制度创新试点权,分层设计既避免资源虹吸,又可以为县域经济突围提供政策接口。
《意见》明确,系统推进“好房子”和完整社区建设。大力推进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建设;科学制定实施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一体化推进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城市环境,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
可以预见,一场房地产行业的深度分化行动即将到来。头部房企需要在绿色建筑、智慧社区等领域加大投入,中小房企则需要转向县域完整社区代建服务,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城市基建的投资逻辑也有望获得重构。《意见》明确,激活城市存量资源潜力,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建设运营投融资体系,提升城市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传统“铁公基”将有望转换成地下综合管廊、智慧停车场等新型基建投资,“铺摊子”式的城市扩张,转向精细化的“练内功”。
而文化将成为城市DNA的重要肌理,老地名、老树木、老建筑,都将在城市变迁中释放价值,《意见》部署“活化利用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依托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结合实际开展文化展示、特色商业、休闲体验等”,此举将打破城市盲目扩张过程中“修旧不如建新”的困局。
一份重磅文件,开启一个城市发展的新阶段,与其说是对过去地方城市扩张粗放模式的清算,更像是对现代城市治理体系的新考验。当然,激活城市“有机体”,还取决于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各地能否在制度创新与市场规律间找到精妙平衡。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