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能源市场正虹吸能源巨头进入,林洋能源(601222.SH)也在拓展山东地区的业务。
8月27日晚间,林洋能源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其电力交易业务、新能源制氢核心装备业务已落地山东。
林洋能源的主营业务是智能电网、新能源、储能三个板块业务。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81亿元,同比下降28.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4亿元,同比下降45.88%;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18亿元,同比下降43.85%。
在国家推动全国统一电力交易市场与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林洋能源控股子公司林洋智维以自持平价电站为基础,深入探索绿色能源消费市场及新能源项目的环境价值。截至 2025 年上半年,其交易业务板块自持发电场站15 座,总装机容量超 1GW,覆盖风电、光伏及储能电站类型。目前,该公司电力交易业务已拓展至江苏、山东、安徽、湖南、蒙西等省份。
林洋能源正在战略布局“氢能装备+低空经济”领域,其中,布局的新能源制氢核心装备业务在今年上半年新增落地场景。旗下清耀新能源聚焦分布式制氢装备、小容量制氢测试装备与工业耦合场景应用和制氢工艺撬块的研发,加速商业化落地,在氢能技术验证与多元应用取得显著突破。
据了解,林洋能源中标华旺(青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旺青岛能源”)项目,提供撬装式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系统,首期投入运营氢能两轮车400辆,为山东首个镇域级氢能单车出行示范工程“华旺智行”提供稳定氢气供应。
经济导报记者从华旺青岛能源官微获悉,该公司是山东首个以氢能为主导产业的镇平台公司控股国企,是青岛新泊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整合了国内氢能领域的顶尖科研技术团队和优质产业平台资源,致力于打造多元化的氢能产业协同发展平台。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一届国际发明博览会暨第五届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大会(2025)上,华旺青岛能源董事长刘博围绕氢能产业发展路径与企业实践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作为青岛市氢能产业园全资国资平台,华旺青岛能源依托产业园政策与资源优势已形成覆盖“制储运加用”全链条的业务架构,当前重点推进两大核心板块——上游建设日加氢能力10吨的全国最大加氢站以夯实氢能商业化基建支撑,下游则聚焦终端场景创新,将氢能共享单车作为零碳出行规模化的突破口。

刘博表示,公司自主研发的氢能共享单车运营云平台已实现1000辆在青岛泊里镇的规模化投放,成为全国最大规模氢能两轮车应用案例。该车型采用固态储氢技术实现常温常压安全供能,续航里程达100公里,且换氢效率较传统锂电充电提升3倍,依托光伏制氢技术,将单车氢燃料成本低至0.85元/罐,较锂电方案具备显著经济性,按规划,公司今年年底投放量将突破1万辆并覆盖青岛全域及周边,打造可复制的“氢能出行”样板。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