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8日,沪综指盘中冲高至3745.94点,创下自2015年8月20日之后近十年的新高。
对此,兴业证券表示,本轮市场的上涨并不在于宏观经济预期的上修,背后更重要的是政策托底下,新动能的持续显现,带动市场信心活化、增量资金入市不断形成合力。市场调整更多在于连续上涨之后,市场需要一个阶段性休整的窗口,近期国内外政策的落地只是提供了一个契机。整体而言,支撑此前市场上涨的三个核心逻辑:政策底线思维、新动能亮点涌现、增量资金入市,均未出现任何变化。
国泰海通证券则认为,展望后市,继续看升中国股市前景,A股股指还有新高。一直以来,市场认为影响股票估值的因素主要在公司的业绩、无风险利率、风险偏好等。事实上非常容易被忽视,但绝不能忽视的是制度变化,这个因素在中国市场比其他市场更重要,在特定时期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如今,“提高投资者回报”的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改变的不仅仅是制度,还有社会各界对中国资产的价值观念,以及降低股市的风险评价。由此,中国转型加快、无风险收益下沉与资本市场改革共同构筑起中国股市“转型牛”的基石,A股股指还有新高。
中国历史上曾有多次与资本市场改革相关的股市走牛案例,远有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近有2019年注册制改革与科创板设立。2025年以来全国各地客户拜访中,我们更坚信了中国“转型牛”之大势所趋。无风险收益下沉与资本市场改革,中国行情也将更全面。
银河证券认为,股市有望延续热点快速轮动行情。过去一周全球金融市场都精彩纷呈,美元指数崩跌至97.85,人民币强势升破7.18,全球资本正以十年未见的规模向东迁徙,投资者先要有大势的宏观认知。
而微观交易层面,市场呈现增量流动性驱动的行情,而风险偏好的变化又显著主导着当前市场节奏。目前看,8月处于政策空窗期和中报集中披露期,市场或大概率延续热点快速轮动。
操作层面,当前不要用所谓加息周期的经验,来看降息时代的估值。当前市场仍存在部分领域的预期差,如短期基本面改善的持续性、资金持续流入及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等。
结合对八月业绩走蓄势概率偏大的判断,这个阶段中期布局要坚守自我,一旦市场出现调整后对中线布局会显得更加关键,建议继续关注反内卷、科技自主、创新药、有色金属等景气度趋势向好的方向,伴随着外部扰动的进一步明朗,预料市场整体风险偏好仍将上移。
中信证券认为,“供给在内反内卷、需求在外出利润”。梳理今年以来四个因为出口管制或配额导致出口利润贡献激增的行业(例如稀土、钴、磷肥、制冷剂),发现历史上通过控制供给或出口来控制全球市场价格并提升稳态利润是可行的,但共性是需要生产国在全球拥有极高份额和附带的议价能力。
去年底铝材、铜材等行业取消出口退税,虽然被动提高了现金成本,但也出现了一定的价格转嫁。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是稀缺资源和战略优质产能在未来要逐步从份额争夺开始步入利润变现。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全球占比已经超过30%,产业结构升级也有长足进步,但利润率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卷份额已经步入尾声,且未来面临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风险,利用全球份额变现利润才是核心议题。
供给在内反内卷、需求在外出利润,这可能是未来一条相当重要的中长期投资线索。配置上,短期依然建议投资者继续聚焦创新药、资源、通信、军工和游戏五大行业,避免过多高切低交易。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鹰眼IPO报道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