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光伏行业释放“反内卷”信号后,储能行业上百家企业也参与签署了“反内卷”倡议。
近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储能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征求意见稿),提出杜绝虚假承诺、低于成本无序竞争、不履约等行为。
据悉,截至8月14日,已有152家企业积极参与这项倡议,涵盖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超级电容器、储热等产业链和供应链单位。参与企业包括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排名前十的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中,有九家参与了本次倡议。排名前十的储能系统集成企业中,有八家参与本次倡议。这表明协会发起的倡议获得了储能产业链企业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有望逐步促进行业共识与自律的形成。
当前储能行业面临严峻挑战。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增长约29%。然而在高速增长背后,锂电储能系统价格三年内暴跌近八成,一些涉储企业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局。
在成本价格方面,《倡议》明确提出合理定价与公平竞争原则。鼓励成员单位以技术、服务、信誉和履约能力为基础参与市场竞争。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状况、成本评估和项目风险进行报价,避免不理性低价行为,防范"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此外,鼓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建立高效的技术创新机制。聚焦核心材料、系统集成、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先进技术的自主可控与规模化应用。
在投标行为规范方面,协会鼓励成员单位在招投标活动中坚持诚信、透明、专业、审慎原则。杜绝虚假承诺、低于成本无序竞争、不履约等行为。倡导以技术方案、服务能力与全生命周期价值为基础参与竞标,营造健康、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
面对行业困境,“反内卷”已成为维系企业和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选项,对于打破市场分割、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至关重要。该倡议不仅利于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加速良性技术迭代,更能有效推动行业优胜劣汰与市场集中度提升。具备成本与技术优势的头部企业有望扩大份额,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杨佳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