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首家海外建厂的轮胎企业,赛轮轮胎(601058.SH)全球化战略又有新布局。
8月14日晚间,赛轮轮胎(601058.SH)发布公告称,为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及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的需要,拟在埃及投资建设“年产360万条子午线轮胎项目”,该项目投资总额2.91亿美元,拟由公司全资子公司赛轮欧洲、赛轮新加坡在埃及设立的子公司具体实施。
预计年平均营收1.90亿美元
“本项目预计实现年平均营业收入18997万美元,实现年平均净利润3477万美元。根据财务分析评价结果,项目净利润率为 18.30%,项目投资回收期为6.15年。”赛轮轮胎如是介绍。
据悉,该项目规划年产3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及60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地点位于埃及苏伊士省阿塔卡因苏哈那苏伊士湾西北经济区,建设期18个月,投资总额29148万美元,其中建设投资25523万美元、流动资金3523万美元、建设期利息102 万美元。该项目所需资金拟以赛轮轮胎自有资金及向金融机构借款等形式解决。
为满足该投资项目的建设资金需求,赛轮轮胎拟对相关子公司进行增资,包括对全资子公司赛轮香港增资不超过17500万美元;赛轮香港对其全资子公司赛轮新加坡增资不超过17500万美元;赛轮新加坡对其全资子公司赛轮欧洲增资不超过17325万美元。
应对国际贸易壁垒
此次在埃及投建轮胎生产基地,会对赛轮轮胎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埃及地处亚非欧三大洲交会处,濒临苏伊士运河,连接欧洲、非洲及中东市场,赛轮轮胎产品可以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同时,埃及作为非洲第三大汽车市场,轮胎市场需求旺盛。
“既能通过贴近市场的本地化运营精准捕捉海外需求,快速响应下游客户的诉求,持续强化对核心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更能依托埃及的区位与政策优势,辐射周边国家与地区轮胎市场,进而拉动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赛轮轮胎分析称。
在赛轮轮胎看来,埃及年产360万条子午线轮胎项目建设完成后,不仅可以满足海外市场持续增长的产品需求,更可通过在海外本地化生产提高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能力,对提升全球竞争力、拓展国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全球化产能布局,赛轮轮胎可灵活调整全球各基地生产安排以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同时新产能释放将为公司持续注入成长动能。”中国银河证券此前研报称。
中邮证券研报也表示,赛轮轮胎是最早在海外两个国家拥有规模化轮胎生产基地的轮胎企业,这种前瞻性战略布局已成为其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
年产2765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
赛轮轮胎创建于2002年,作为中国第一家A股上市的民营轮胎企业、第一家“走出去”在海外建厂的轮胎企业,赛轮轮胎已在国内的青岛、东营、沈阳、潍坊等地及越南、柬埔寨、墨西哥、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建有轮胎生产基地。
赛轮轮胎在青岛、加拿大多伦多、德国法兰克福、越南胡志明建有四大研发中心,在各地工厂也建立了属地化的技术研究部门,搭建起了全球技术研发与试验体系。产品销售已涵盖北美、欧洲、亚洲、非洲等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截至目前,公司共规划年产2765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1.06亿条半钢子午线轮胎和44.7万吨非公路轮胎的生产能力。”赛轮轮胎透露。
在全球化产能布局持续推进的同时,赛轮轮胎的品牌价值也在多维度提升。根据美国《轮胎商业》发布的2024年全球轮胎企业75强排行榜,其位居第10。根据Brand Finance品牌价值评估机构发布的《2025 年全球最具价值轮胎品牌榜单》,其位列第10。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