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两年半的运作之后,伴随着资本市场向好,个人养老金首批“存量客户”纷纷晒出自己的账户收益单,不少客户的账面收益近30%。
经济导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收益高于其他投资产品,不少已开户但未缴存资金的个人养老金用户,以及仅缴存少量资金的投资者,纷纷加大了对个人养老金账户内产品的投资力度。
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个人养老金作为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制度,首要目标便是跑赢通胀和利率。“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养老目标,合理配置资产,避免过度集中投资于某一种产品。在选择养老理财产品时,应关注产品的净值走势和收益波动情况,优先选择历史表现稳定、回撤控制较好的产品。”银行业分析师张鹏博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养老基金回报率领跑
济南市民王劲松近日考虑将手中的1.2万元资金投入到个人养老金账户中,“前几天我看了看去年开通的个人养老金产品账户,没想到才8个多月,收益率就接近8%了,这样看收益率不错,因此想追加投资。”
从2024年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试点城市推向全国。王劲松在第一时间受银行邀请开通了个人养老金账户,虽然开通了,但他并没有投入多少钱。
“去年开户后我只投入了1830元试试水,主要是不知道个人养老金产品收益有多少。这1830元买了一只Y份额基金,现在持仓总额已经是1975.05元,收益率达到了7.9%,业绩跑赢了我投资的其他理财产品。”王劲松表示。
王劲松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如果不是每年的限额只有1.2万元,会投入更多的资金。
“8%的收益率还可以,但有些Y份额基金成立以来收益率都超过了20%。”一家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刘意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2日,今年以来FOF类(基金中的基金)个人养老金基金Y份额产品回报率平均数接近5%。其中,工银养老2050Y以24.79%的回报率领跑,国泰民安养老2040三年Y、嘉实养老2040五年Y、嘉实养老2050五年Y、南方养老目标日期2055五年持有Y等产品今年以来回报率均超15%。有超50只FOF类个人养老金基金Y份额产品自成立以来回报率突破10%。

经济导报记者查询建设银行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发现,除个别产品成立以来回报率为负值,大多数产品的回报率都是正值。其中,兴全安泰养老目标基金(FOF)Y,成立以来上涨了14.09%;国泰民安养老2040三年混合(FOF)Y,成立以来上涨了16.64%;建信优享进取养老目标五年持有期混合型发起(FOF)Y,成立以来上涨了19.73%。

在另外一家银行,其养老金产品中的中欧预见积极养老目标五年持有混合发起(FOF)Y的涨幅达到21.36%。
据媒体报道,首批“存量客户”的账面收益甚至接近30%。
刘意告诉经济导报记者,资本市场持续活跃,板块赚钱效应明显,给个人养老金中的中高风险类基金产品带来了不菲的回报。
在张鹏博看来,除储蓄类产品以保本为主外,其他产品收益均明显“水涨船高”,同时收益差距也逐步拉大,个人养老金产品正式进入收益分化、比拼长期业绩的阶段。
个人养老金理财受欢迎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为个人养老金份额的投资者实现收益超3.9亿元(含浮盈),平均年化收益率超3.4%。
《报告》披露,今年上半年,开立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行业信息平台账户的投资者超143.9万人,较年初增长46.2%。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底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实施的同时,明确推动更多养老理财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为增加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供给提供制度支撑。个人养老金制度全国实施后,开户人数迅速增加,加上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在试点期间表现较好,共同推动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规模扩大。
刘意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从7月开始,来咨询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市民多了起来。“有些是开户没投入资金的,有些是来开户的。不少投资者都是顶额投入资金购买个人养老产品。”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8月12日,市面上个人养老金产品已达1100款,包括储蓄类产品466款、基金类产品303款、保险类产品296款、理财类产品35款。其中,基金类、保险类以及理财类产品较今年一季度末均有增加。
面对上述四种投资产品,已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投资者该如何选择?
张鹏博表示,投资者不能因为看到Y份额基金涨势较好,就将资金全部投入到Y份额基金中,“养老金是长期资金,在提供长期复合收益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投资者应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及投资过程中不要‘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的策略,平衡好风险和收益。同时,也要借助金融机构的专业力量,选择与自己需求匹配的产品。”
张鹏博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不同的个人养老金产品风险和预期收益不同,储蓄类产品和理财类产品安全稳健,预期收益相对较低,适合风险偏好较低、投资经验不足的投资者;基金类产品相对风险较高,预期收益也高,适合风险偏好较高、有一定投资经验的投资者;保险类产品风险总体低于基金类产品,而且具有保障作用,适合风险偏好适中的投资者。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
“选择Y份额基金时,投资者不能随便买入,应考虑个人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退休时间、资产配置和对市场的了解情况。不应过度关注退休后具体能领取多少资金,要先以养老为核心目标,思考如何通过长期投资实现个人养老金的稳健增值,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更长远的家庭财富规划。”张鹏博建议。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