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消费
李书福操刀“深度整合” 吉利汽车半年营收首破1500亿
来源:大众新闻·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5-8-15 11:22:50  

8月14日,吉利汽车(00175.HK)2025年上半年财报正式披露,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502.8亿元,同比增长27%;净利润92.9亿元,同比下降14%;销量达140.9万辆,同比增长47%。

这份成绩单背后,是李书福一系列“杀伐果断”的战略整合——从领克并入极氪,到极氪宣布私有化退市再并入吉利汽车,从研发资源大整合到智能驾驶团队近3000人集体“归队”,这位“汽车狂人”正以“一个吉利”的战略定力,向着年销500万辆的野心“狂飙”。

净利润92.9亿元是什么概念?

翻阅吉利汽车历年财报可以发现,2020至2023年,吉利汽车全年净利润分别为55.34亿元、48.47亿元、52.6亿元、53.08亿元。也就是说,吉利汽车在2025年上半年就大幅超越了曾经需要一年才能达到的利润水平。

实际上,吉利汽车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在2024年已有迹象。

2024年,吉利汽车在《台州宣言》指引下,实现业绩大涨,收入首次突破2400亿元,达到2401.94亿元,全年净利润达到166.32亿元,同比增长213.32%。

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开足马力,其销量表现对其业绩数据形成有力支撑。

上半年,吉利汽车整体销量超过140.9万辆,同比增长47%。新能源汽车销量达72.52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26%,占总销量的51.5%;燃油汽车、插电混动汽车及纯电动汽车销量分别为68.40万辆、21.43万辆及51.08万辆,同比增长8%、61%及173%,均优于中国乘用车市场平均增速。

期内,吉利汽车中国市场销量达122.51万辆,同比大幅增长62%,中国市场占有率达11.2%,位列自主品牌销量第二名。其中,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8.47万辆,占中国市场销量的55.9%,高于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50.4%。

按品牌来看,上半年,吉利品牌累计销量达116.43万辆,同比增长57%,下属银河系列销量54.84万辆,同比增长232%,年度“百万银河”销量目标达成进度已过半。领克品牌销量15.41万辆,同比增长22%。极氪品牌销量9.07万辆。

截至2025年6月30日,吉利汽车总现金水平(包括银行余额及现金,以及受限制银行存款)达到人民币588亿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466亿元呈稳定增长之势。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研发费用73.28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60.40亿元增长21.32%。

从财报披露的内容来看,吉利汽车净利润下滑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

首先,产品结构变化致单车均价下降,吉利银河品牌等新能源车型销量强劲增长,在销量结构中占比提升,使得单车平均销售收入同比减少1.4万元至9.6万元。

其次,为推动新能源品牌发展,公司在渠道建设与市场推广上加大投入,期内分销及销售费用同比上升6.4%至83.8亿元。

与此同时,税项的显著增加也成为净利润下降的因素之一。由于上半年销售业绩增长,扣除特定收益及减值亏损后的税前溢利较同期显著提升,直接带动整体税项增加,对净利润形成挤压。

此外,去年同期的业绩基数也影响了同比表现。2024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因视为出售附属公司及相关资产减值亏损产生了77.26亿元的特殊收益,而今年同期无此类收益,使得对比基数存在差异。若剔除外汇汇兑净收益、非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及去年同期特殊收益等非经常性因素后,本期归属于公司股权持有人的溢利为66.57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2%,也反映出其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实则显著提升。

“回归一个吉利”,冲击500万销量

2025年市场竞争进入变革年,吉利汽车对2025年的期待不低。

7月1日,吉利汽车发布公告称,鉴于产品上半年的强劲销售表现,管理团队决定将原定销售目标上调约11%,由原来的271万辆增至300万辆,并全力以赴实现该目标。

自去年以来,在《台州宣言》的指引下,吉利控股集团(下称“吉利”)内部深度整合,协同效应开始显现。

回溯至2024年9月,吉利控股集团发布《台州宣言》,明确提出了“战略聚焦、战略整合、战略协同、战略稳健、战略人才”五大核心举措,正式进入战略转型的新阶段。

在那之后,吉利正从各个维度进行聚焦,战略收缩的动作猛烈,甚至可以说是“彻底”。

去年11月领克并入极氪,成立极氪汽车集团;今年5月7日,极氪公告退市及并入吉利汽车的决定,行业内惊叹于李书福“回归一个吉利”的决心和魄力。

除了整合子品牌,自去年二季度起,吉利已着手对旗下研发资源进行深度整合,范围涵盖吉利中央研究院和各子品牌背后的智驾、座舱、电子电气架构、电动力、整车平台等团队,以及后端的采购和供应链。

今年1月的《台州宣言》解析会上,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透露,各品牌采购与SQE资源整合已完成,吉利通过成立中央采购、中央SQE实现了供应链管理的统一。到5月,吉利进一步完成座舱团队整合,将极氪智能座舱团队归入中央研究院。

而智能驾驶作为研发投入最高、资源重复建设最严重的领域之一,自然成为这场改革中最需啃下的“硬骨头”。

今年8月初,吉利传出对旗下智能驾驶团队进行大规模整合的消息。据称,此次整合涉及三大核心团队:极氪智驾团队、吉利研究院智驾相关团队以及迈驰科技,近3000名研发人员将悉数并入新成立的实体——重庆千里智驾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千里智驾”)。

关于整合的具体操作,市场已有不少传闻。其中一种说法是:极氪智驾团队约1500人无需面试,直接签约新公司,并需在8月15日前完成转岗手续;Smart智驾团队约100人则需通过面试选拔,可选择加入千里智驾或吉利研究院。对此,吉利方面并未直接对外回应或确认。

不过,吉利在回应中明确强调了当前的重点工作之一:“目前千里智驾的管理团队也正紧锣密鼓地搭建中,将在合适的时机主动对外沟通相关进展。”

战略整合的成效开始显现。2025年上半年,搭载统一“千里浩瀚”智驾系统的吉利银河系列车型销量表现亮眼,达到54.84万辆,同比激增232%。

不止于此,吉利对未来怀抱着更大的野心。其已明确提出目标:到2027年,吉利控股集团整车年销量要突破500万辆大关。

2017年,吉利曾以124.7万辆的销量成绩拿下当年的“自主一哥”,并在之后保持了4年,直到2022年开始,比亚迪接过“自主一哥”的名头。而如今,双方的差距正在缩小,2025年上半年,吉利控股集团总销量193.2万辆,距离比亚迪仅差21万辆左右。

当研发整合迈入智驾攻坚的关键阶段,“一个吉利”的轮廓愈发清晰。500万辆目标与重当“一哥” 的野心,已更近一步。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于婉凝)




编辑:付建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2份任职许可公布,涉及蓬莱农商行董事长、行长等
·> 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下发,山东今年电解铝绿电消费比例26.2%
·> 盒马的新“坐标”
·> 王文京重掌帅印后,用友网络携连亏成绩单冲刺港股
·> 倒计时1天!第五届山东省应急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即将举行!
·> 2022年年收入仅6万、高管薪酬却数百万,思哲睿科创板上市有动静了!
·> 万华化学增51亿!山东国资A股公司一周市值表现(7月7日至11日)
·> 经导财评丨财政政策“持续用力”空间足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