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包括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公告称,将依法合规推进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工作。部分银行表示,将自9月1日起,对符合要求的客户进行贴息。
建设银行在公告中表示,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积极响应并严格执行《关于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财金〔2025〕80号),有序开展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相关工作。自9月1日起,对符合上述通知要求的客户进行贴息。

建设银行表示,在办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时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没有委托官方渠道以外的任何机构、人员代为办理,请广大客户谨防各种形式的诈骗,保障财产和信息安全。
同日,建设银行还公告称,将有序开展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相关工作。对符合上述通知要求的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于2025年3月16日至12月31日期间与建设银行签订贷款合同,并获取的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的贷款,进行贴息支持。将优化办理流程,简化办理手续,推动政策尽快实施。
交通银行在公告中表示,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优化办理流程,简化办理手续,对符合要求的贷款实施贴息。后续办理流程及相关问题解答,将通过交通银行官网、手机银行App、微信公众号等官方渠道统一发布。

中国银行发布关于落实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工作的公告显示,将全力落实并严格执行《关于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财金〔2025〕80号),确保财政贴息的政策红利直达广大消费者,为激发消费潜力贡献金融力量。中国银行将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于9月1日开始,针对符合政策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财政贴息工作。
中国农业银行发布关于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工作的公告显示,自9月1日起,对符合《关于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财金〔2025〕80号)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
此外,工商银行表示,正在依法依规、积极有序推进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的组织实施工作,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优化办理流程,简化办理手续,推动政策尽快实施。
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会议指出,对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贴息,有利于通过财政金融联动的方式,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更好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
根据实施方案,中央财政将为2025年3月16日至12月31日期间符合条件的服务业经营主体给予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的财政贴息支持,单户享受的最高贴息金额为1万元。在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工商银行等18家全国性商业银行、重庆蚂蚁消费金融等4家消费金融公司及微众银行将作为贷款经办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执行期内,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其中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单笔5万元以下的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
根据实施方案,个人消费贷款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基本可覆盖普通居民各类日常生活性消费以及相对支出规模较大的重点领域消费。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重点领域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