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看天下
纸上硝烟·一张报纸的抗战④丨李竹如:革命组织者和建设者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加入时间:2025-8-12 7:52:18  

         编者按

  “本报的使命就是动员人民起来抗战,发表一切有益于抗战的言论”。1939年1月1日,大众日报在八百里沂蒙创刊,发刊词中这样写道。

  战争年代,大众日报将这一磅礴宣言贯彻到底,一篇篇社论和文章,就是打击敌人的一发发炮弹,578位烈士用鲜血染成的“大众红”,是世界新闻史上少有的史诗级篇章。正如大众日报首任总编辑匡亚明在创刊七周年时所说:“大众日报的历史和山东人民抗战史分不开,它是山东人民英勇抗战的史诗,也是山东人民艰苦抗战的缩影。”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对大众报人而言,既是庄严的时代使命,也是对自身光荣历史与办报初心的回望与传承。8月6日起,大众日报推出“纸上硝烟·一张报纸的抗战”系列报道,讲述一张报纸的抗战,也讲述一张报纸记载的抗战,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

  “他率直热情,再加上通俗、朴素与幽默,也许还因为他是山东人,及生活艰苦和富有农村知识,所以比较能接近群众,比较能为群众所了解,他说话通俗幽默,且充满感人的情感和教育精神,他是我们间比较能与群众联接的一个同志。”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同志在他的文章《纪念李竹如同志开展山东民主文化工作》中这样怀念牺牲了的李竹如。

  在山东根据地,李竹如是不可多得的笔杆子,是了不起的革命组织者和建设者。从1939年6月,随朱瑞同志从太行根据地来到山东,到1942年牺牲,李竹如在山东根据地战斗了1200多天。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他先后或同时担任过多达12个职务:山东分局民运部长、宣传部长、分局群众委员会书记、分局调研室主任、大众日报社社长、新华社山东分社社长;临时参议会秘书长、战工会秘书长、战工会民政处处长、教育处副处长,还有一些社会团体,比如省文化界救亡协会、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山东分会理事长。工作量巨大,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李竹如、朱瑞、陈明合影(从左至右)。

  在山东分局的领导下,李竹如致力于根据地民主政权的建设。

  1940年8月,在联合大会上,山东省临时参议会选举产生了省级抗日民主政权——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简称“战工会”),统一领导全省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工作。李竹如作为临时参议会秘书长,主导了会议安排。

  联合大会在沂南县青驼寺村召开,会议代表有300多人,加上工作人员,将近500人。在那个联络靠嘴交通靠脚的年代,仅会议安排就是一项极其巨大的工程。青驼寺周围十几个村子都住着全省各地来的代表,会场设在青驼寺庙门外两株银杏树之间。在庙的两边临时架了几间伙房,树下安放从各村借的桌子露天开饭。战工会全省第一次行政会议4天后,日寇开始秋季“扫荡”,会议立刻缩小规模,转移到45公里之外的费北岐古庄继续进行。临行前李竹如安排工作人员将借周围群众的桌椅板凳一一奉还。

  战工会的成立标志着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正式建立。战工会工作报告指出,我们是新民主主义的新人物,我们一定要以革命的精神来创造新的抗日民主政权的新作风,因为,廉洁尤其是每个共产党人的必备的道德;因为,我们要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新山东。

  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新山东,是我们的前辈在80多年前对新的中国的殷切呼唤。

大众日报第480期。

  李竹如在办报实践中,一直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他提出了“历史上从来没有无立场的报纸,也从来没有无立场的新闻记者”的观念,这是大众报人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丰富与发展。从1939年11月到1941年5月,他在大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12篇,计8万多字,至于不署名的社论和专论就更多了。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大众日报在极端困难的战争环境中,在极端贫乏的物质条件下,成功进行了“联合大会”“皖南事变”“减租减息”等重大报道。关于皖南事变的报道,大众日报在全国报纸中领先。由于李竹如在报社建立了新华社山东分社,大众日报在事变发生后第二天就收到了消息,甚至早于延安。

  李竹如还是战邮体制的顶层设计者。战邮是山东根据地的“独创”,是党政军民密切联系的生命线,是上下级组织联系渠道之一,是党在抗战时期的“血管”。从1942年建立,到新中国成立,这个体制一直处在领先地位。

  1941年冬,战工会第一任秘书长陈明同志在大青山突围中壮烈牺牲。随后,李竹如接任战工会秘书长。10个月后,在沂水对崮山战斗中,李竹如壮烈牺牲。

  他们用热血哺育了人民政权。在他们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赤胆忠心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质。那些以鲜血染红旗帜、以生命点亮主义的人,那些以初心化为自觉行动、以生命践行党的主张的人,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于岸青,大众日报高级记者,大众日报社史陈列馆馆长)




编辑:付建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2份任职许可公布,涉及蓬莱农商行董事长、行长等
·> 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下发,山东今年电解铝绿电消费比例26.2%
·> 盒马的新“坐标”
·> 王文京重掌帅印后,用友网络携连亏成绩单冲刺港股
·> 倒计时1天!第五届山东省应急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即将举行!
·> 2022年年收入仅6万、高管薪酬却数百万,思哲睿科创板上市有动静了!
·> 万华化学增51亿!山东国资A股公司一周市值表现(7月7日至11日)
·> 经导财评丨财政政策“持续用力”空间足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