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2年开始,黄金价格走势一直是投资者、分析师和政策制定者密切关注的焦点。
8月4日,花旗银行宣布,将未来三个月的黄金价格预期从6月的每盎司3300美元上调至每盎司3500美元。但也有机构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黄金价格将跌破3000美元。
未来黄金市场究竟是涨还是跌?对此,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从多维度看,2025年下半年,黄金价格或呈“震荡上行”格局。“需要注意的是,金价可能需要一次深度回调,才能积聚足够动能突破历史高位。”黄金分析师张亚林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花旗看涨
花旗银行认为,2025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增长及与关税相关的通胀担忧仍将居高不下,加之美元走弱,这些因素将推动价格温和上涨,创下历史新高。
“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疲软的劳动力数据、对美联储及美国统计数据机构可信度的担忧加剧,以及俄乌冲突引发的地缘政治风险升级,均为其上调黄金价格预期提供了支撑。”花旗集团认为。
该行估计,自2022年年中以来,黄金总需求增长逾33%,推动金价在今年第二季度几乎翻倍。
花旗银行表示,尽管金价高企,但强劲的投资需求、各国央行持续的购金行为,以及珠宝需求的韧性是推动金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当前由关税引发的通胀担忧、劳动力市场走弱以及美元疲软预期,共同构成了未来三个月内金价上涨的‘完美风暴’。”
在张亚林看来,黄金正处于一个微妙的“十字路口”。一方面,金价在历史高位附近震荡,现货黄金交投于每盎司3380美元附近;另一方面,技术面呈现自今年以来首次看跌的月线收盘。
与此同时,市场接收着矛盾的信号。花旗银行将未来3个月金价预期上调至每盎司3500美元,但也有机构警告,黄金价格可能跌破每盎司3000美元的风险。
“这种分歧源于多重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的支撑,另一方面是美元阶段性反弹的压力;地缘风险带来的避险需求应对的则是高金价对消费的抑制效应。此外,一旦全球经济软着陆,风险资产的吸引力上升,黄金的‘避险需求’将被削弱,一旦美国经济加速放缓,黄金的‘抗衰退’属性将被激活。”张亚林分析。
张亚林提醒,“需要注意的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将左右黄金价格的走势,只要经济衰退或地缘风险未完全消退,黄金的配置价值将持续存在。”
央行购金放缓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表明,央行二季度净购金6吨,上半年累计增储19吨,截至6月,已连续8个月增持黄金。
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5年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包含场外交易)达1249吨,同比增长3%;以价值计,同比跃升45%至132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需要注意的是,市场购金主力军的全球央行购买量有所放缓,全球央行在二季度净购金166吨,增储量同比减少了21%。
世界黄金协会表示,更高的价格可能抑制了央行购金步伐,但由于持续的经济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央行购金“仍保持在显著高位”,预计未来12个月将继续购买。
在张亚林看来,全球央行购金速度放缓除了当前金价处于较高位置的原因之外,也显示出对于金价上涨的前景并不统一的立场。
经济导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上半年,国际金价整体走高。其中,伦敦现货黄金价格累计上涨25.7%,创下2007年下半年以来的最大半年涨幅,因此央行选择暂缓增持以避免高位接盘。
张亚林告诉经济导报记者,经过持续增持,央行优化储备结构的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转而进入战略目标再评估与长期优化阶段,购金行为更趋审慎。
“央行购金行为往往引领市场趋势。短期来看,央行购金节奏放缓或引发投资者热情与信心波动,但地缘冲突长期化仍支撑黄金配置价值。”张亚林分析,“央行购金节奏调整仅是战术性的,只是‘减速’而不是趋势逆转。一旦地缘风险进一步升级,央行购金很可能重拾增长势头。”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万喆认为,短期来看,央行购金节奏放缓叠加部分央行抛售行为,一定程度上压制金价上行空间。但长期来看,黄金作为战略资产的定位持续强化,仍支撑黄金市场结构性牛市。
金油比破50
张亚林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作为重要的投资参考指标之一,“金油比”走势变化备受市场关注。
“通常情况下,由于黄金和原油都是美元计价,所以二者多呈现同向波动状态,即便有短暂背离也能很快回归。但从反映二者关系的指标——金油比近期的变化来看,黄金和原油已出现显著背离。”一家期货公司的投资部副总经理黄波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尤其是今年年初到现在,黄金上涨、原油下跌的分化趋势格外明显。”
黄波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今年以来,金油比连续创出新高。
黄波以8月4日的收盘价给经济导报记者计算了金油比。8月4日,伦敦现货黄金收于3773美元/盎司,WTI原油收于66.22美元/桶,以此计算,金油比达到了56.97。而在6月中旬,金油比还在50以下。“金油比再创新高,意味着黄金价格相较于石油价格持续走高,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之时,投资者出于避险需求纷纷涌入黄金市场,推动金价上扬。”
黄波认为,2025年下半年,黄金在每盎司3300美元—3600美元区间震荡,季度均价上移至每盎司3450美元;2026年,随着美联储进入持续降息周期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金价有望挑战每盎司3800美元关口。
在张亚林看来,黄金的未来走向取决于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时机、地缘政治紧张程度以及全球去美元化进程。
“花旗银行看涨至每盎司3500美元的预测并非终点,摩根大通为明年初设想了每盎司4000美元的可能。高盛甚至预测了在极端情况下黄金可能触及4500美元/盎司。黄金可能需要回调才能积聚足够动能突破历史高位。”张亚林预测。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