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导报原创
经导财评丨海洋经济“稳中向好”,科技成果转化少不了
来源:大众新闻·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5-8-4 19:43:37  

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

日前,自然资源部发布数据,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我国海洋经济顶住压力,发展态势稳中向好:经初步核算,我国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5.1万亿元,同比增长5.8%。

值得注意的是,自然资源部专门提到了青岛发布可用于海洋药物研发的“海星大模型”这个案例。可见,海洋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与海洋科技创新密不可分。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市场对接机制缺失等原因,海洋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时有脱节,很多创新成果无法转化成生产力,部分科研机构也陷入了“为了研究而创建课题”这样的怪圈。

如何才能让科技成果更顺畅地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或者更进一步:如何才能让科技创新与产业实际需求联系起来,改“科研机构主导”为“产业需求牵引”?山东省这些年来的工作,给出了独具山东特色的解答。

近年来,崂山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国家深海基地等50个“国字号”海洋科研平台集聚山东。依托上述平台,山东还实施“透明海洋”“蓝色药库”等大科学计划,像上文提到的“海星大模型”这样的成果比比皆是:仅青岛一地,应用、优化和研发的海洋大模型已有30个。此外,一批高端装备技术也实现了突破:如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全球最先进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2号”,还有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陆续成功下水。

从上述案例不难看出,众多海洋科技研发平台的建设,有力支撑了山东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正加速营造良好的海洋产业创新生态,为山东加快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受其影响,山东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为代表的海洋新兴产业,近年来不断培育壮大:自2018年以来产业增加值累计增长64.8%,平均增速达8.7%,高于海洋产业平均增速2.8个百分点。

诚然,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是个系统工程,目前我们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转化生态还未搭建,还存在政策、资本与服务支撑体系优化不足等问题,相关创新评估与淘汰机制也没有建立。但无论如何,“创新选题逻辑应该以产业需求为原点”,这已经成为各界共识;再加上创新成果的正面带动,科技自立自强已经成为山东海洋产业升级的核心支撑,海洋新兴产业更是成为全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





编辑:付建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严查股市黑嘴!广东知名股评机构被暂停新增客户6个月
·> *ST星农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大股东“提前离场”
·> 冲击“下一个Labubu”,溢价16倍!泡泡玛特星星人开售即秒空
·> 光明乳业出售新西兰亏损资产“止血”
·> 九目化学让人看不懂:盈利超2亿元,为何缴不了41万税款?
·> 外贸数据也能“掘金”!山东传统优势产业“出海”有了科技助力
·> 经导财评|债券回购扩大开放,有利于增强市场“磁吸力”
·> 大众财经汇客厅|破壁·共生·智变:主流媒体如何重塑数智时代品牌价值新生态R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5182043号-1 公安备案号:鲁公网安备37010002000297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