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握合理的用药时间
一般情况下,服药的时间要根据药物具体性质和病情来定。中医学认为,病在上焦(心、肺)者,欲使药力停留较久,宜饭后服;病在下焦(肾、膀胱)者,欲使药力迅速下达,宜饭前服。
一些特殊药物需特殊服用:
(1)补益药:宜饭前空腹服,可提高疗效。(2)开胃药:宜饭前服。(3)消食药:宜饭后服。(4)通便药:宜空腹或半空腹服。(5)安眠药:宜睡前1-2小时服。(6)清热解毒药、润肠泻下药、滋补药:宜空腹服(早饭前1小时或晚饭后1小时),因为此时胃中空虚,容易吸收。(7)驱虫药:宜早晨空腹服,服药前喝点糖水,这样杀虫效果更显著。
2.掌控好服药的温度
通常汤剂在治疗一般疾病时,多采用温服,即在30-35℃时服用。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特殊的治疗需要特殊的服用方法,如热性病宜冷服,寒性病则宜热服。注意不应冷服的汤剂在冷服后会引起胃肠刺激,出现腹痛或呕吐,此时可用生姜擦舌即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