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全国股转系统官网显示,山东微感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微感股份”)披露公开转让说明书,公司正式申请挂牌新三板。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由于下游客户需求旺盛带动,2024年,微感股份实现营收10150.61万元,实现净利润1449.92万元,较2023年业绩有所增长。
无控股股东及实控人
申报稿显示,微感股份成立于2004年12月,注册资本3000万元,位于济南市高新区。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激光传感产品、光纤传感产品及相关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随着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前沿科技的不断发展,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核心功能器件,正成为智能物联的关键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济南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据悉,微感股份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波长、自适应激光光谱检测技术、量子级联激光技术(QCL)等核心技术,通过自主研发的进口替代光器件设计方案,形成了覆盖激光传感产品、光纤传感产品及相关解决方案的丰富产品体系,为智慧矿山安全、燃气安全、新能源、工业制造、电力安全及环境监测等下游领域提供高精度、低功耗的智能光电感知类传感器产品及服务,是国内激光及光纤传感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股权结构方面,截至公开转让说明书签署日,山东科创、海南云感、海南微感、英国传感对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别为36%、16%、14.25%和13.75%。公司董事长刘统玉持有英国传感38.25%股权,为英国传感的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且刘统玉是海南云感、海南微感的唯一执行事务合伙人。刘统玉通过英国传感、海南云感和海南微感合计控制公司44%表决权。由于公司无实际持股超过50%的股东,刘统玉与山东科创二者均无法控制微感股份股东会或决定半数以上董事会成员的选任从而控制公司经营及财务等活动。因此,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也不存在实际控制人。
去年主营业务毛利率达到49.41%
财务数据方面,2023年、2024年及2025年1月(下称“报告期”),微感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8052.81万元、10150.61万元和1038.37万元,净利润分别为512.24万元、1449.92万元和78.57万元。公司称,公司收入、净利润在报告期内呈增长趋势,主要是由于下游客户需求旺盛带动所致。
进一步来看,微感股份主营业务主要包括激光传感产品、光纤传感产品及相关解决方案等。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8000.57万元、10103.25万元和1037.01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99.35%、99.53%和99.87%。公司其他业务收入主要为光纤、光缆等配件收入及维修收入等,报告期内,其他业务收入规模较小。
报告期内,微感股份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3.10%、49.41%和44.92%。公司称,2024年度较2023年度主营业务毛利率上升,主要系在政策推动与场景延伸带来市场需求扩张,公司持续优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并不断研发推出具备高附加值产品的内外因素驱动下,激光传感产品收入、收入占比和毛利率均呈现上升的趋势。
从费用端来看,报告期内,微感股份期间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9.48%、34.94%和36.42%,期间费用率相对稳定。其中,报告期各期,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683.71万元、1635.01万元和222.2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0.91%、16.11%和21.40%。公司研发费用主要包括职工薪酬、委外研发费用、直接材料投入等。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2143.83万元、3551.95万元和4217.20万元,占当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9.94%、27.89%和36.54%,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例较高。
微感股份方面表示,“尽管公司主要客户账龄大部分在一年以内,但不排除由于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而对公司整体运营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
此外,公司原材料成本占比较高。申报稿显示,微感股份的主要原材料为光器件、电子材料等,报告期内,原材料成本占公司主营业务成本比例分别为76.63%、77.31%和93.36%。公司坦言,若未来主要原材料价格因上下游行业供需情况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大幅波动,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于婉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