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字经济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信创产业的“万亿蓝海”正迎来关键落子。
7月29日,“智汇济南 数创未来”海光(山东)适配中心(下称“适配中心”)揭牌仪式在济南举行。这一由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导、获山东省委、济南市委及历城区委鼎力支持的重磅项目,不仅是山东“打造信创产业创新高地”战略的具体实践,更以国产算力技术为支点,串联起芯片、软件、应用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其既是破解行业痛点的自主可控算力枢纽,也是推动泉城数字产业集群能级跃升的核心引擎,将为济南乃至山东的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烙下一张兼具技术厚度与产业温度的“数字新名片”。

释放技术优势,培育新质生产力
“适配中心锚定国产算力技术研发与生态构建双主线,一方面深度释放海光芯片的技术势能——联合山东大学等本地高校、龙头企业及科研院所组建‘产学研用’协同体,聚焦芯片与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软硬件的兼容性测试与性能优化,推动国产技术栈从‘可用’向‘好用’升级;另一方面紧扣山东产业特色,针对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核心领域的差异化需求,定制从算力底座到场景应用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助力形成‘技术突破—产品适配—产业落地’的闭环。”7月29日,在揭牌仪式现场,海光(山东)适配中心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适配中心将加速算力产业集群跃升,为数字经济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
此次适配中心落地济南历城区,作为济南数字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历城区正以算力优势撬动产业变革。遵循“紧盯前沿、龙头牵引、创新培育、打造生态、沿链谋划、集群发展”路径,目前济南市历城区已集聚国家计算济南中心、济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6大算力枢纽,总规模达2300P,占全市算力总量的44%;包含云知声、卡特加特等6家大模型企业相继落地,其全链条生态为适配中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土壤。
值得关注的是,适配中心落地运营将重塑长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的国产芯片产业三角格局,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关键支撑。例如,在制造业领域,依托海光计算平台,企业可快速构建智能生产管理系统,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升级。
“适配中心将从技术测试、方案设计到技术研发提供全流程服务。”海光(山东)适配中心负责人表示,这一平台将有效打通信创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壁垒,推动生态内各环节互联互通,加速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未来,依托政企协同与产教融合优势,适配中心将进一步完善本地产业链,以“安全、好用、开放”的产品服务更多行业,并以济南为支点辐射山东乃至华东地区,成为区域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算力支撑。

以生态为钥,激活产业链活力
当算力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产业链的生态协同正成为打开万亿市场的关键密钥。通过“光合组织”与区域适配中心的双轮驱动,推动产业链从“单点协作”向“生态共荣”升级,为信创产业注入持续生长的“芯”动能,其影响力已延伸至产业生态乃至国家战略层面。
海光山东区域总经理,海光(山东)适配中心负责人在采访中强调,海光生态联盟已网罗从前端制造到后端行业应用的全链条伙伴,仅单一领域就孵化出上百个优质联合解决方案。在她看来,这一生态的深层价值更在于对生产要素的重塑——通过聚焦算力这一核心要素,助力上下游5000家客户向“数字生态赋能者”转型,最终推动数实融合的产业变革。
“从技术参数到产业价值,从单点突破到生态构建,算力革命的赛道上,没有永远的顶峰,只有持续的攀登。”海光(山东)适配中心负责人期待,新成立的适配中心能以“创新为笔、合作为墨”,串联产业链伙伴,为智能时代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适配中心的落地,正是这一生态战略在区域市场的深度实践。“适配中心的创立,可为地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撑,填补山东相关产业链方面的的缺项。”海光(山东)适配中心负责人表示,通过与海光信息的深度绑定,适配中心正形成强大的产业磁吸效应。未来,硬件端,服务器、存储设备、算力等制造商、服务商将继续开展研发生产,而软件端,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厂商等也将加入适配阵营,一条实实在在的产业链将加速成型。
未来,适配中心将聚焦技术研发、适配调优、市场推广三大方向,导入国产化算力解决方案与信创人才资源,迈向“全国领先的国产化算力产业高地”。
打造平台,为信创发展提供沃土
2025年以来,随着DeepSeek等大模型持续火爆,我国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在此过程中,算力是人工智能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也是激活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之一。当前,山东正全力落实《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5)》,聚力打造“信创产业创新高地”,而省会济南作为其中的关键枢纽,凭借“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等多区叠加的政策优势,以及在算力基础设施、产业集群培育等方面的扎实布局,为国产计算生态发展提供了沃土。
适配中心落成,是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其建设为山东信创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平台。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适配中心开展信创技术培训与实践教学,可培养一批既懂信息技术又熟悉信创产业的专业人才。此外,适配中心的建设,将有力推动山东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信创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将直接带动山东数字经济的增长。预计到2025年,山东信创产业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另一方面,信创产业的发展将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信创技术在多领域已经有了深层次的智慧应用,通过信创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山东经济将实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
济南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引领,济南在算力支撑、数据资源、产业生态、人才保障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目前已建成投用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正在升级改造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等数据中心,通过构建多元异构算力矩阵,已实现传统计算与智能计算的融合协同发展,为整个信创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