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上医局
出现这些症状,需警惕白内障︱科普时间
来源:大众网   加入时间:2025-7-16 15:11:36  

孙女士六十大寿那天,儿女们吹蜡烛时,她接过孙子递来的寿桃蛋糕,但是蛋糕上用奶油写的字看着模模糊糊,老花镜架在鼻梁上也不顶用,眼前像蒙了层蒸包子时的水汽。她以为是老花镜模糊了,摘下眼镜擦了擦,看东西还是很模糊。

孙女士的这一举动,她女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第二天就带孙女士到医院看眼睛。

经过检查,医生对孙女士说:“阿姨,你这眼睛是‘水晶球用久了起雾’,你这是白内障。”孙女士听了医生的话恍然大悟,原来看东西模模糊糊竟是白内障在作怪。

危险因素

当晶状体中的蛋白质因老化、紫外线或疾病等因素发生变性时,原本精密排列的透明晶体蛋白结构便会瓦解。这些变性蛋白质逐渐聚集形成不溶性的浑浊团块,最终如同给眼睛蒙上了毛玻璃,导致视物模糊,甚至失明。

1.年龄增长

就像头发会变白一样,晶状体随年龄增长出现浑浊是自然老化过程,这说明眼睛已经陪伴您经历了丰富的人生旅程。

2.环境因素

紫外线辐射长期暴露会加速晶状体老化,如高原地区白内障发病率高于平原地区。

3.慢性病影响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也是洞察全身疾病的窗口,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会破坏眼内微环境,从而导致白内障的发生。

4.不良习惯

吸烟、酗酒、滥用激素类药物等不良习惯也会增加患白内障的风险。

治疗误区

误区一:靠滴药水治疗白内障

目前,抗白内障药物治疗不能有效阻止或者逆转晶状体混浊,手术治疗是目前白内障唯一的有效治疗方法。白内障手术在改善视力的同时,还能同步解决原有的老视、近视、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

误区二:白内障熟透了才需手术

过去,很多人在面对白内障手术时存在常见误区:认为要等白内障熟透了才能手术,实则是因为早期技术限制。如今,随着技术进步,患者不用等到白内障完全成熟、看不清时才做手术,只要感觉白内障影响到了平时的生活和工作,就可以考虑手术。而且,时间拖延越久,白内障越成熟,手术难度会大大增加,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也将大幅增加。所以,如果患者就医时,医生说符合手术指征,就要积极接受手术治疗。

误区三:做完手术就一劳永逸了

有的患者做完了白内障手术又出现看东西不清晰的问题。其实,这种情况比较常见,医学上称为后发性白内障,这是白内障手术较为常见的远期并发症,常发生在术后5年左右。

后发性白内障与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再生能力有关。晶状体上皮细胞再生能力越强的人,就越容易发生后发性白内障。越年长的患者发生后发性白内障的概率越小;越年轻的患者发生后发性白内障的概率越大。后发性白内障是一种局限性的慢性疾病。症状较轻者可观察;症状影响工作和生活者可接受激光治疗或后囊膜切除术。

防控方法

虽然老年性白内障不可避免,但可通过养成以下这些日常习惯延缓进展速度。

1.防晒护眼

户外活动时,戴防紫外线太阳镜,减少晶状体损伤。

2.控制慢性病

控制血糖、血压,降低代谢性白内障风险。

3.健康饮食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胡萝卜、蓝莓)。

4.定期检查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高危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高度近视者)需缩短筛查周期。若发现早期症状,可通过药物缓解不适,但须严格遵医嘱。

预警信号

一旦出现以下症状,要提高警惕,尽早就医。

1.视力渐进性下降

看东西像隔着毛玻璃、“雾里看花”,且无法通过戴眼镜改善。

2.眩光与重影

夜晚灯光周围出现“光晕”,夜间车灯呈星芒状、视物呈双影。

3.老花眼“反转”

原有老花眼的症状突然好转,不戴老花镜也能看清近处的字或者物体,实则是白内障引起的屈光变化。

4.对比敏感度下降

如难以辨认灰色台阶边缘,患者在高空间频率上的对比敏感度明显下降。

5.色彩感知异常

色彩感知异常是核型白内障的症状之一,常表现为蓝色系色觉异常。这是因为变性的晶状体会选择性吸收更多短波长的蓝光。因此,患者看蓝色物体时,由于蓝光被吸收,视觉上就会觉得蓝色物体颜色改变。

注意,通过自我检查可以发现白内障。具体方法是使用手机后置摄像头,在明亮环境或者在暗室中打开闪光灯,观察瞳孔区,出现发白或发黄提示白内障可能。




编辑:lin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2份任职许可公布,涉及蓬莱农商行董事长、行长等
·> 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下发,山东今年电解铝绿电消费比例26.2%
·> 盒马的新“坐标”
·> 王文京重掌帅印后,用友网络携连亏成绩单冲刺港股
·> 倒计时1天!第五届山东省应急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即将举行!
·> 2022年年收入仅6万、高管薪酬却数百万,思哲睿科创板上市有动静了!
·> 万华化学增51亿!山东国资A股公司一周市值表现(7月7日至11日)
·> 经导财评丨财政政策“持续用力”空间足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5182043号-1 公安备案号:鲁公网安备37010002000297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