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钢铁(600022.SH)“变革求生”持续显效。7月8日晚间,山东钢铁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报告显示,在一季度业绩大幅减亏并实现盈利的基础上,二季度继续保持盈利态势,经营业绩持续显著改善。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利润总额2.93亿元左右,比上年同期增利约13.54亿元;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实现扭亏为盈,与上年同期相比均增利近10亿元。
“主要原因是公司持续强化价值创造理念,加速变革求生,狠抓效率提升,优势产线满负荷生产。”对这一业绩利好,山东钢铁分析。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以来,山东钢铁积极应对严峻的市场形势,紧紧围绕“变革求生”管理主题,明确了包括“扭亏增盈、归母为正”、生产经营与资本运营“双轮驱动”、“四大战役”在内的工作目标,为企业复兴提出新方案。
吨钢降本60元以上
上半年业绩的改善离不开降本增效的贡献。山东钢铁强化算账经营,严格运行“公司—厂部—车间”三级成本管控体系,上半年吨钢成本得以实现有效降低。
“吨钢降本60元以上。”山东钢铁透露。
据了解,山东钢铁构建了“最优生产组织模式、最佳制造工艺路径”,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优势产线价值创造能力,确保优势产线高效满负荷运转;济南钢城基地高炉炉况稳定向好,厚板、型钢、优特钢等优势产能得到全面释放;日照基地综合研判市场形势和高炉状态,优化调整高炉中修时间,保障了生产系统持续稳定,实现了整体效益最大化。
“2025年,形势更为严峻复杂困难,作为上市公司,山东钢铁已经没有退路。”山东钢铁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吕铭一度表示。
关于降本增效,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山东钢铁此前就提出,2025年将深度挖潜降本,“一切成本皆可降”,强化算账经营、精益管理,力争成本控制水平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其中包括大力降低采购成本等,并提出了“股份本部吨钢挖潜80元”的目标。
今年以来,山东钢铁锚定扭亏为盈根本目标,“变革求生”,坚持干字当头、加压奋进,深入推进“1+6+N”变革体系落地,发力购销两端,提升制造质效,经营绩效逐月向好。
购销差价提升200元/吨
上半年,山东钢铁购销差价较去年同期实现大幅提升,成为利润改善的关键贡献点。
“购销两端持续发力,购销差价较去年提升200元/吨以上。”山东钢铁方面称。
据介绍,山东钢铁创新经营体运行机制,在采购端全面推行“战略采购+公开竞价”模式,把握主要原材料价格同比回落的有利时机,把握采购节奏,从而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销售端则加强市场研判,持续优化产品结构,聚焦高附加值产品比例提升,积极抢抓高效优质订单,有效缓冲了产品价格下行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采购、营销、制造、能源、物流、设备”六大体系变革是山东钢铁一直在聚力攻坚的目标。
山东钢铁加快推进研发体系变革,探索焦铁一体化运行等新模式;推动业务集中、流程一贯,探索构建经营创效新模式;组建铁前降本支撑团队、经营体创效团队,启动特钢经营体变革,不断提升全工序经营创效能力。
体系变革激发内生动力,山东钢铁深化薪酬分配体系改革,构建市场化、差异化薪酬分配机制,“创造价值才能分享价值”成为全员共识;深化人事效率提升,全口径人均钢产量完成计划进度;持续降低“两金”占用和有息负债规模,极致提升资金效率,各项指标均圆满完成进度和年度目标。
协同支撑放大资源创效
除了自身内部变革带来利润改善外,宝钢股份对山东钢铁的协同支撑也放大了资源创效。
“公司引入中国宝武集团,经营质效边际改善明显,其实质意义远超一般股权投资内涵。”信达证券研报分析。
2024年是山东省委省政府与中国宝武集团战略合作推动山钢集团重组的元年,山钢集团和山钢股份重新组建新一届领导班子,均有中国宝武集团派驻的核心管理人员。
据上述研报分析,一方面,山东钢铁全方位深化管理变革;另一方面,山东钢铁日照基地和莱芜基地充分对标学习中国宝武集团先进经验,借助其管理、技术、人才及资源等优势,强化协同支撑,从采购、营销、生产运行、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多个方面组织落实100余项变革支撑项目,实现全面深度融合。
山东钢铁方面称,公司紧抓协同支撑的战略机遇,快速推进协同支撑事项,协同效益成效显著,充分发挥钢城、日照两基地“一体化运营、跨区域协同”的优势,两基地实现铁块、球团矿双向互供、资源共享。山东钢铁还借助多方资源,开拓中东、欧洲及北非市场,共同开发日韩市场,打通了出口协同全链条,加快推进信息化提升改造协同项目,依托宝钢股份、宝信软件资源优势,提速完成首轮测试,加快了信息化支撑落地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管理变革是厚积薄发的慢变量,后续该公司将持续加强中国宝武集团的协同支撑,强化一系列改革举措的落地,变革成效有望持续显现,企业效益改善有望愈加明显。”信达证券研报分析。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