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山东
青春当先开新局|滨州:青春力量助力硬核技术重塑产业新坐标
来源:大众报业·山东财经网   加入时间:2025-7-7 12:46:29  

在滨州产业创新的前沿阵地上,青年科技人才正成为点燃核心引擎的“火种”。

山东开泰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东开泰”)的智能喷砂机器人实验室里,青年工程师们以AI与柔性触觉技术攻克高铁、大飞机表面处理难题,打破国际垄断;在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下称“滨州中裕”)的育种试验田中,青年科研团队持续十余年深耕一粒麦的基因密码,引领小麦精深加工迈上新台阶。这两家行业龙头以持续的科技创新和坚定的战略定力,展现了“滨州智造”从细分领域迈向全球领先的创新势能。

小喷丸舞动“大地球”

山东开泰专注于抛喷丸技术研发,将产业延伸至金属表面处理的整个领域,现有智能抛喷丸装备、金属磨料、风机、环保设备、耐磨铸件、防腐蚀新材料、生物质发电等多个产业。

据了解,山东开泰的智能抛喷丸清理成套设备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41.02%、国际市场占有率23.07%,出口60多个国家,国内营收和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第一。其中,自主研发的B20S智能喷砂清理机器人以AI视觉引导+柔性触觉感知技术,精准处理高铁车体、大飞机机身等复杂构件表面应力,打破德国克虏伯垄断格局,填补国内空白。

“智能喷砂清理机器人是为解决人工打磨铁锈效率低、不符合工业化生产等问题而开发,具有清理速度快、无死角、可在线清理、能解决环保和粉尘污染问题等特点,因此也被称为‘工业美容师’。其便于涂装时油漆附着、提高工件使用寿命,目前经该技术处理的工件寿命能提高10倍到15倍。”山东开泰副总经理吴成民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向内深耕,向外突围,“双轨并进”才能闯出新天地。自2012年以来,开泰集团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先后并购荷兰爱博特公司、赛博公司、澳大利亚巴博公司、芬兰博斯曼机器人公司,引进先进设计技术和管理经验,品牌影响力逐步显现。

开泰集团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人才战略为核心支撑,聚焦全球金属表面处理领军企业建设目标,通过系统化人才工程,累计培养本土高级工程师12人、工程师42人、技师150人,其中多职业高层次技术骨干达100人,“一专多能”型复合人才梯队已具规模。

“我们曾面临机器人定位、推杀位置不准确等技术挑战,通过推进技术研发,依托团队协作,成功攻克各种难关。目前,正全力建设自动涂装生产线,项目已进入最后攻关阶段,年轻技术团队24小时坚守岗位,全力推进设备研发进程。”山东开泰抛丸机械有限公司生产总监李福表示,青年工作者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把行业做专做精,为中国制造业贡献力量。

小麦“种”出大产业

在滨州黄河三角洲小麦产业馆,一粒小麦展现出成为数百种产品的惊人潜力。

作为国内领先的小麦全产业链企业,滨州中裕立足滨州,依托强大的研发能力,将一粒小麦的价值挖掘到极致,成功开发出面粉、挂面、谷朊粉、特级食用酒精、赤藓糖醇、膳食纤维、蛋白饲料等高附加值产品。

“借助‘三产融合、绿色循环’的‘中裕模式’,中裕不仅实现了从高端育种到餐饮商超服务的全链条覆盖,还成功培育了12个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年销售收入达119.88亿元。”滨州中裕育种研发中心主任李恒钊向经济导报记者介绍。

滨州中裕的“三产旺”战略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线上线下销售网络,产品走进了全国2.2万家大型超市和30万家中小型超市。还跨界融合发展餐饮商超业务,打造了多个自营实体店,精准发力团餐业务,成功运营了200多家机关食堂。

滨州中裕的成就源于长期以科技创新驱动小麦精深加工。自2011年以来,该公司在育种科研板块年均投入资金200万元以上,并保持每年至少10万元以上的涨幅。还创建了国家小麦加工重点实验室、国家小麦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引进16支世界级团队,重点发展小麦精深加工。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滨州中裕自主研发的裕田麦119、裕田麦126多个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和秋田158、秋田168等7个玉米新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其中,李恒钊主持选育的“裕田麦126”蛋白质含量、面团稳定时间等关键指标均超越进口品种,目前已推广270万亩,为农民年增收5.1亿元。

“育种是和时间赛跑的事业,我们是这个循环产业链的源头起始,关系着后续小麦加工的供应,需要我们全身心的投入。青年人才为企业注入了创新活力,应凭借专业知识和丰富想法助力完善产业,实现小麦价值最大化。”李恒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当优质麦种在鲁北平原扎根生长,当现代化生产线高效运转产出多元产品,当科技创新成果不断转化为惠农富农的实际效益,滨州中裕走出了一条立足粮食安全、贯通三产融合的特色之路。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杨佳琪)




编辑:付建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2份任职许可公布,涉及蓬莱农商行董事长、行长等
·> 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下发,山东今年电解铝绿电消费比例26.2%
·> 盒马的新“坐标”
·> 王文京重掌帅印后,用友网络携连亏成绩单冲刺港股
·> 倒计时1天!第五届山东省应急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即将举行!
·> 2022年年收入仅6万、高管薪酬却数百万,思哲睿科创板上市有动静了!
·> 万华化学增51亿!山东国资A股公司一周市值表现(7月7日至11日)
·> 经导财评丨财政政策“持续用力”空间足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5182043号-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