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公司
潍坊寿光这家“瞪羚”企业正冲刺新三板
来源:大众新闻·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5-6-30 16:44:06  

全国股转系统官网显示,6月27日,山东新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龙股份”)披露公开转让说明书,公司正式申请挂牌新三板。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新龙股份于2022年9月进行上市辅导备案,目前仍处于辅导阶段。2024年度,该公司实现营收5.33亿元,实现净利润5700.63万元,较2023年业绩有所下滑。

目前仍处于辅导阶段

申报稿显示,新龙股份成立于2009年10月,注册资金4500万元,前身为山东新龙硅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潍坊市寿光市。新龙股份主要从事涉氯和涉氢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双氧水、三氯乙烯、氯化亚砜和三氯氢硅等,被广泛应用于化工、造纸、印染、光伏等多个领域。该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经过多年发展,新龙股份已在行业内积累了较强的品牌效应,公司三氯乙烯产品被认定为山东省知名品牌产品。

据了解,新龙股份是国内领先的集研发、生产和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产品提供商,可为客户提供定制的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产品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该公司具有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通过自主研发和工艺改进,其三氯乙烯热裂解工艺、双氧水流化床工艺等生产工艺技术具备较强的绿色循环优势。

股权结构方面,截至公开转让说明书签署之日,李通直接持有新龙股份63.89%股份,为新龙股份的控股股东;李法曾持有新龙投资41.31%股份,为新龙投资的控股股东;新龙投资持有新龙股份17.96%的股份,李法曾通过新龙投资控制新龙股份17.96%的股份表决权;李通为李法曾之子,李法曾与李通合计控制新龙股份81.85%的股份表决权,李法曾、李通为新龙股份的共同实际控制人。

值得一提的是,新龙股份于2022年9月进行上市辅导备案,目前仍处于辅导阶段。中泰证券披露的关于新龙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第十期)显示,“在本期(2025年1月至2025年3月)辅导工作中,辅导小组与公司结合市场形势和公司实际情况,围绕主营业务发展方向确定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本辅导期内,辅导小组结合监管政策导向,与公司召开多次募投项目讨论会,论证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辅导小组将持续协助公司完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规划。”

2024年业绩下降幅度较大

财务数据方面,2023年度及2024年度(下称“报告期”),新龙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06亿元、5.3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21亿元、5700.63万元;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0.52%、18.9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00亿元、1.57亿元。2024年度公司经营业绩同比下降幅度较大。

进一步来看,报告期内,新龙股份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6.87亿元和5.28亿元,系双氧水、三氯乙烯、氯化亚砜、三氯氢硅等产品的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7.32%和99.09%,主营业务突出。

2024年度,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3.09%。分产品来看,双氧水、三氯乙烯和三氯氢硅收入均呈下降态势,是导致整体收入下滑的主要因素。氯化亚砜和其他产品收入有所增长,但由于整体规模有限,增长幅度不足以抵消前述产品收入的下降,未能扭转整体收入下降的局面。

报告期内,新龙股份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0.52%和18.93%。2024年度,受行业竞争加剧以及下游需求波动的影响,公司产品双氧水、三氯乙烯、三氯氢硅毛利率下滑,综合毛利率下降幅度较大。收入下降加之毛利率下降,导致公司2024年净利润大幅下滑。

新龙股份也表示,“随着双氧水、三氯乙烯、氯化亚砜、三氯氢硅等行业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主要产品的市场价格也会随着市场供需出现一定的波动,如果公司不能持续保持研发投入和提升在工艺技术、生产成本、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的优势,公司将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风险。”

此外,新龙股份主要产品之一三氯乙烯主要应用于第三代制冷剂 R134a的生产,根据《基加利修正案》的要求,我国自2024年起将逐年削减第三代制冷剂的产量,淘汰周期为20年,并对各生产厂家的产量实行配额制管理,各厂家只能在配额内生产制冷剂不得超产。虽然制冷剂实施配额制度对三氯乙烯需求的减少处于缓慢持续状态,但仍将对三氯乙烯的需求产生长期抑制作用,公司三氯乙烯产品收入可能面临逐渐下滑的风险。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仍需证明其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才能获得投资者认可。”一位熟悉资本市场的投行人士表示,化工行业具有周期性特征,新龙股份若能抓住光伏等下游行业的发展机遇,优化产品组合,未来仍具备较好的成长空间。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于婉凝)




编辑:付建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经导财评丨规范收费行为让平台经济行稳致远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7份行政许可公布,涉及工商银行威海分行行长等
·> 低至0.01%!理财公司再掀“降费”潮
·> 一季度净亏6.6亿,小鹏汽车“押宝”AI智驾辅助
·> 出口额激增16.1%和15.2%!纺织鲁企“出海”创新突围
·> 山东金融管理部门联合部署 推动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 2025年山东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落地!市场反应如何?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