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公司
聚焦主业,中润资源拟更名为“招金黄金”
来源:大众新闻·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5-6-30 11:32:16  

6月27日晚间,中润资源(000506.SZ)发布关于拟变更公司名称、证券简称及注册地址的公告。公司名称将由“中润资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招金国际黄金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将由“中润资源”变更为“招金黄金”,证券代码保持不变。

关于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变更的原因,中润资源表示,2025年1月14日,山东招金瑞宁矿业有限公司(下称“招金瑞宁”)通过协议受让公司20%的股份,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控制权变更后,主营业务是以黄金为主的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投资,矿产品加工与销售等。为契合公司发展战略,强化公司主业影响力,聚焦提升公司品牌形象,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拟对公司名称、证券简称进行变更。

促使公司名称与产业布局相匹配

中润资源称,本次变更公司名称,将有助于公众更清晰地识别公司主营业务及发展方向,促使公司名称与产业布局相匹配。本次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变更符合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符合《公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回顾此前公告,2024年10月,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招金集团”)通过控股子公司招金瑞宁对中润资源展开了战略投资。2025年1月中旬,招金瑞宁成功收购中润资源20%的股权,分别来自冉盛盛远、冉盛盛昌、杭州汇成所持中润资源近1.86亿股股份及其对应的全部股东权益。根据招金瑞宁与冉盛盛远签订的《表决权放弃协议》,冉盛盛远放弃本次转让股份后其所持中润资源剩余所有股份的表决权。至此,中润资源的控股股东由冉盛盛远变更为招金瑞宁,实际控制人由郭昌玮变更为招远市人民政府。

国资入主同时带来强势的资金支持。2025年2月份,公司与山东招金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签署《金融服务协议》,获得不超过4亿元的贷款额度支持。4月初,公司再获股东会授权向银行或关联方申请不超过6亿元的借款额度,由控股股东招金瑞宁提供担保。

此外,资产重组成为改善中润资源现金流的另一关键举措。4月25日,中润资源临时股东大会通过新金国际有限公司51%股权转让方案,以6.68亿元现金对价将标的股权出售给控股股东招金瑞宁。该交易直接降低公司负债规模,大幅优化现金流结构。

有市场观察人士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中润资源更名为“招金黄金”后,其作为招金集团旗下上市平台的定位更加清晰,未来可能成为集团资本运作的重要载体。随着全球避险需求上升,黄金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凸显,更名后的公司名称更直接体现业务属性,有助于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关注。

6月成功实现“摘星脱帽”

国资入主后的中润资源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更是在今年6月成功实现“摘星脱帽”。

6月5日,中润资源正式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从“*ST中润”变为“中润资源”。根据公司6月3日晚披露的公告,中润资源因2021年至2023年连续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为负值,且2023年年报被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于2024年5月6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此外,2024年5月21日因主要银行账户被冻结,公司股票交易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中润资源实现营业收入3.33亿元,同比增长17.17%,跨过了证监会“营收不低于3亿元”的退市红线。尽管全年仍录得净亏损,但扣非净利润从2023年的亏损1.27亿元收窄至2024年的亏损0.97亿元。

根据2025年一季度报告,中润资源营业收入几乎翻倍增长,现金流大幅改善,尽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仍为负值,但亏损幅度收窄。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786.17万元,同比增长95.79%;归母净利润为亏损310.47万元,同比增长89.6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由负转正,为2440.86万元。

中润资源有关人士介绍,面对黄金价格震荡上行及承接全球日益上升的安全资产需求的机遇,公司将坚持聚焦于贵重金属产业链、“以金为主”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发展黄金矿业主业。招金瑞宁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后,公司子公司斐济瓦图科拉金矿(下称“VGML”)经营情况已经展现出良好的上升势头,VGML将继续利用股东方的人才及技术优势,尽快实施生产系统改扩建工程,同时努力稳产、保产和提产,促进矿山自身的现金流平衡。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于婉凝)




编辑:付建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经导财评丨规范收费行为让平台经济行稳致远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7份行政许可公布,涉及工商银行威海分行行长等
·> 低至0.01%!理财公司再掀“降费”潮
·> 一季度净亏6.6亿,小鹏汽车“押宝”AI智驾辅助
·> 出口额激增16.1%和15.2%!纺织鲁企“出海”创新突围
·> 山东金融管理部门联合部署 推动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 2025年山东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落地!市场反应如何?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