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了济宁市汶上县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中的经验做法:
强化产业配套,促进人口城镇集聚。依托农产品主产区县城发展定位,全力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土地流转率82.84%、居全市第1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20家,次邱镇获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开展电商助农直播活动,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完成2000余万元。成立“汶农服”合作联盟,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00余家,大粮农业累计托管流转周边土地42万亩、服务农户2万多户,入选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坚持工业经济“头号工程”,推动工农互促,成功招引世界500强企业李尔汽车入驻,配套建设李尔佳苑、华城雅居两个居住小区,8000余“农民”变“工人”。
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乡一体发展。聚力城市更新,完成100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惠及8917户居民,存量棚改项目全部清零。高标准实施泉河新城一体化开发建设,梁桥村安置区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泉河大道全线通车,11处口袋公园建成开放,体育公园滨水绿廊全面贯通,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3.35平方米,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实施小城镇“补短板、强弱项”攻坚行动,15处镇街累计投入2.6亿元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全面增强城镇集聚力,助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
提升公共服务,促进农民融入城市。完善农民工就业支持体系,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9亿元、岗位补贴7307万元,城乡公益性岗位在岗8084人,城镇新增就业4178人。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民生支出占比保持85%以上,9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整体提标7.5%以上,城乡低保实现“二十连增”。加快建设教育强县,新增学位5320个,学前教育公办率、普惠率达77.77%、96.45%。聚焦“一老一小”,获全省养老服务工作成效突出地区督查激励、全市唯一,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5.7个,在全国“护童成长”工作推进会上介绍经验(全省唯一)。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