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费是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点。当前,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趋弱,我国经济正加速向以内需为主导的增长模式转型,消费已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大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近日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夯实宏观经济基础,稳定消费预期。实施好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意见》从支持增强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挖掘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进提升消费供给效能、优化消费环境和政策支撑保障六方面提出19项重点举措。此外,还明确了金融支持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等重点领域。
助力释放消费潜力,要“精准滴灌”,加大消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在推动扩大商品消费方面,越来越多的经营主体将参与到消费经济中,可以围绕重点场景和重点人群,创新优化消费信贷产品,满足消费者差异化、个性化消费需求,继续做好消费品以旧换新金融服务,强化金融支持外贸企业拓内销力度,完善内贸险服务,扩大外贸优品消费。在重点支持发展服务消费方面,可增加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领域经营主体的融资支持,助力挖掘基础性服务消费潜力;此外,围绕文化旅游、体育、娱乐、教育培训、居住服务等领域可创新融资模式,促进激发改善性服务消费活力。
鼓励培育新型消费,还可探索金融支持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的有效渠道和方式,加强金融创新,开发适合新型消费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动各项政策实施落地,强化跟踪监测,指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消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为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提供有力金融支撑。《意见》提出鼓励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通过债券市场募集资金,推动智慧养老、智能医疗等消费产品提质升级。支持生产、渠道、终端等消费产业链上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等方式融资。
全方位提振消费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把握好关键环节,针对重点领域,健全投资和融资,用好金融工具,打出政策“组合拳”,推动金融“活水”持续流向消费领域,为推动经济发展添动能。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