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小鹏对公司盈利前景信心十足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近,小鹏汽车(09868.HK)发布2025年一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一季度小鹏汽车营收为158.1亿元,净亏损为6.6亿元。
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中,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预计公司将在今年四季度盈利;而在本次财报中,他更是信心十足:“我们的增长潜力才刚刚开始释放,我期待接下来新车型密集发佈、国际化扩张,以及物理世界AI技术的加速变革,都将会带来强劲且可持续的增长动力。”
经济导报记者发现,包括小鹏汽车在内,业内早已共同将AI技术视为未来的增长点。相关分析认为,想要实现盈利的预期,小鹏汽车还需继续在产品上发力,通过独具特色的产品实现市场突围。
不断收窄的净亏损
根据财报,小鹏汽车一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158.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5.5亿元增长141.5%。
收入的大幅增长得益于公司的新车交付: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共交付94008辆新车,同比大增330.8%。同样是一季度,小鹏汽车的实体销售网络共有690间门店,覆盖223个城市。
销量大增三倍,但根据财报,销售收入同比增长数据为159.2%,可见小鹏汽车的产品平均单价在降低。公开信息显示,今年3月13日,2025款小鹏G6和2025款小鹏G9上市,前者共推出3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7.68万元至19.88万元;后者也推出3款车型,售价区间为24.88万元至27.88万元,相比于老款车型,两款新车顶配车型售价分别下调5.61万元和8.11万元。
另外,小鹏汽车一季度销售成本为133.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57.0亿元上升134.1%,财报表示,一季度销售成本“按年增长主要与上文所述的汽车交付量一致,部分被持续的整车成本降低所抵销。”不过显然,该数据增幅不仅显著小于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速,甚至还略小于汽车销售收入的增幅。结果就是小鹏汽车一季度毛利率为15.6%,高于2024年同期的12.9%,也高于2024年第四季度的14.4%。
在财报中,何小鹏表示,“我们的成本控制能力大幅增强,汽车毛利率连续7个季度提高,一季度公司毛利率上升到15.6%。”
尽管如此,小鹏汽车第一季度净亏损依然达到6.6亿元。据了解,2024年同期为亏损13.7亿元,2024年第四季度为13.3亿元,可见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该公司的净亏损在不断收窄。何小鹏表示,在车市的传统淡季,小鹏汽车的单季交付再创历史新高,成为新势力车企销量第一名,“市场的积极反馈让我们对小鹏汽车的三年大产品周期信心更强,我们将会坚持行稳致远,持续打造爆款产品。”
“我很有信心今年不仅实现销量翻倍以上的高增长目标,而且公司还将在四季度走向盈利,并且全年实现规模自由现金流。”他表示。
将AI技术视为未来的增长点
今年4月15日,小鹏汽车于“全球热爱之夜”发布会正式推出2025款小鹏X9,标配“图灵AI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对此,小鹏汽车副董事长及联席总裁顾宏地博士在财报中表示,“我们将会通过更强大的现金流自我造血能力,支撑AI技术和产品研发的不断突破。”
经济导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走访了小鹏汽车的门店,销售顾问表示,车主花费一定的费用,便可为老款车型更换芯片,让本没有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的老车型享受新款车的体验。这位销售顾问还提到了小鹏汽车的技术路线:“智能驾驶辅助也从激光雷达方案,逐步过渡到雷达+视像识别的方案,继而实现AI鹰眼智驾辅助技术路线。”
经济导报记者发现,以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为代表的AI技术和产品研发,已经成为行业共同的布局重点。今年2月,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宣布,比亚迪全系将搭载高阶“天神之眼”智驾辅助系统。王传福还认为,未来两三年,高阶智驾将成为一项跟安全带、安全气囊一样必不可少的配置。近日,比亚迪海洋网更是推出优惠活动,将曾是豪车专属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降到了5万元价格区间。
其他传统车企方面,今年年初,长安汽车提出了“北斗天枢2.0”计划,长安深蓝也推出S05智驾版车型;吉利则发布基于AI“世界模型”等打造的“千里浩瀚”智驾系统,率先上市的搭载该系统的全新吉利银河E8,指导价低至14.98万元。
造车新势力方面,去年7月份,蔚来汽车发布了可以全量理解信息、生成新的场景、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世界模型”NWM,并在今年3月29日上市的蔚来ET9上实装;理想汽车则在5月8日发布了L系列的智能焕新版,围绕外观造型、底盘、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软硬件功能进行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近来备受关注的小米汽车,推出了“小米辅助驾驶 Pro”和“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对智能驾驶技术命名的进一步规范化,防止驾驶员产生误解;无独有偶,4月27日,华为乾崑智能汽车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联合广汽、上汽、江汽、奥迪、东风、奇瑞汽车等共计11家车企,以及中汽中心共同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倡议内容包括技术先行、营销透明、用户为本、标准共建。业内普遍认为,上述举措是为了更准确地反映车辆的功能定位,确保用户明白是“辅助驾驶”而非“自动驾驶”,从而为“智驾”这个近期卖点降温。
咨询机构QYResearch发文表示,小鹏汽车通过智能化技术、外观内饰设计和功能创新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还给出了强化智能驾驶与智能服务核心优势,依据细分市场需求定制产品方案等产品差异化竞争的建议。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