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导报原创
林草植物新品种与知识产权年报发布:授权量全国第二!山东以种质选育促林草产业快速发展
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5-4-29 17:16:14  

(山东形成了以樱花为重点品种的优势产业链,图为青岛市李沧区一处赏樱胜地。)

随着世界知识产权日的到来,最近,《2024中国林业和草原植物新品种与知识产权年度报告》(下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我国林草植物新品种申请与授权量快速攀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初显,成果转化加速推进,为生态富民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绿色动能。

《报告》还显示,山东林草植物新品种授权量全国第二,初步形成“资源高效—品种优质—产业增值”的闭环发展,更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突出

《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林草行业知识产权意识显著提升,植物新品种申请授权量实现跨越式增长,覆盖领域更加全面,授权品种实现新突破。

截至2024年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累计受理国内外林草植物新品种申请12080件,授权5848件;近5年来,申请与授权量均占历史总量的60%以上,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授权新品种覆盖林木、草种、花卉、中药材等全领域;还形成了一批突破性品种:仅2024年,就有苜蓿属、鼠尾草属、兜兰属等9个属种实现授权“零的突破”。

近年来,林草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产业发展区域特色愈发明显。《报告》指出,2024年,企业在林草专利和植物新品种权中的占比分别提高到58%和45%,较2015年实现翻倍增长。林草企业作为创新的核心力量,其主体地位日益显著,凭借持续的技术积累和强大的市场转化能力,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引擎。同时,各地结合品种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产业格局,如林草植物新品种授权量排名前5位的北京、山东、浙江、云南和江苏,分别形成了以庭院月季、樱花、杜鹃花、鲜切花月季和海棠花为重点品种的优势产业链,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报告》显示,我国林草植物新品种成果转化提速,“知产”变“资产”,助力乡村振兴,实现惠农富农。2024年,我国首次办理林草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融资备案,质押总金额达690万元,为品种权人开辟了“品种权换资金”的融资新渠道。通过开展转化运用项目,鼓励和推进更多林草专利和授权植物新品种走向大市场、创造新产业,助力林农增收。截至2024年,共开展林草知识产权转化运用项目125项,其中“亚林柿砧6号”柿、“燕山硕丰”板栗、“京仲1号”杜仲、“青山绿水”绣球等一大批林草新品种得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实现惠农富农,引领林草种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林草局科技发展中心(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表示,近年来,我国林草植物新品种和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而在未来的发展中,将进一步完善相应制度,强化对原始育种创新的保护,激发林草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和转化动力,为我国林草种业发展提供制度激励和法治保障。

品种外销,产业正向发展

时下,在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的青岛樱花谷科技生态园内,各色樱花正竞相绽放。

据了解,青岛不仅是赏樱胜地,还是全国重要的樱花产销基地:黄岛区明桂园艺场选育的10个樱花新品种先后取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青岛樱花谷科技生态园有限公司选育的30个樱花新品种也相继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不仅销往全国各地,最远还出口到了土耳其。《报告》提到,山东形成了以樱花为重点品种的优势产业链。

除了樱花,山东林草产业在其他品种上也形成了正向发展的产业链条。比如上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组织专家,在费县国有大青山林场刺槐国家林木良种基地召开了刺槐新品种现场审查会,经质询答辩和评议,专家组一致同意“多娇”刺槐等6个新品种通过现场审查。相关专家认为,此次审查通过的6个品种花色各异,目标性状突出,观赏价值高,填补了观赏刺槐品种的空白,为城乡绿化美化建设提供了优质材料。

此外在4月中旬,该办公室还对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山东林昱宏文冠果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6个文冠果新品种进行了现场审查,经质询讨论,一致同意“黄冠4号”等6个文冠果新品种通过现场审查。据介绍,近年来,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文冠果创新团队持续开展了文冠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挖掘利用和品种选育等工作,已收集保存文冠果种质资源800份,筛选创制新种质51个,已授权和通过审查新品种31个,已审定良种7个。

下一步,该团队将创新优化常规育种与分子辅助育种相结合的文冠果育种技术,进一步选育高产优质抗逆专适品种,为文冠果产业发展提供新质生产力,助力形成“资源高效—品种优质—产业增值”的正向闭环发展。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




编辑:史飞雪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