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山东
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济南)数字安防产业博览会启幕​
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5-4-21 10:32:48  

为深化数字安防产业创新合作,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4月18日,由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指导,山东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协会、济南市社会公共安全防范协会、青岛市社会公共安全防范协会联合主办,山东雅昌会展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济南)数字安防产业博览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本届博览会以“数字转型・赋能安防”为主题,汇聚海康威视、华为、大疆等600余家头部企业,展出1200余款新品,覆盖视频监控、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及公安、交通、医疗等十大场景解决方案,展览规模达3万平方米。展会全面展现数字安防技术在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平安中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政企协同共话产业未来

开幕式上,行业主管部门、中国安防协会以及全国部分省市安防协会领导出席,共同见证数字安防新业态和山东安防新辉煌。中国安防协会秘书长王楠,济南市委原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起步区会展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济南市会展业协会会长何元清,武汉市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虎分别致辞。

王楠在致辞中讲到,当前我国正处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布局未来产业的关键时期。安防行业正处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提升和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爬坡过坎的攻坚期。近期,《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安防行业高质量发展进入法治化、规范化的崭新阶段。希望通过本次博览会,共同探讨数字安防产业的新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安防新质生产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共创数字安防的美好明天。

何元清表示,会展经济既是城市活力的“晴雨表”,更是产业升级的“加速器”。济南市会展业协会始终秉承“服务产业、链接生态”的宗旨,全力构建专业高效的会展服务平台。本届博览会的举办,必将加速山东安防数字化升级,为平安中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陈虎讲到,本次展会汇聚湖北与全国安防产业智慧动能,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以协同构建生态闭环,以开放促进聚势共赢。让我们以创新为帆,以合作为桨,共同驶向安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蓝海。

随后,中国安防协会、济南市商务局、济南市贸促会以及天津、安徽、南京、山东、青岛、济南安防协会和雅昌会展公司等单位的十位嘉宾共同启动开幕仪式。

技术、生态、场景全面突破

本届博览会聚焦三大创新亮点:一是首次引入湖北自主品牌参展,打破地域壁垒,促进鲁鄂产业链互补,推动技术、资本和市场资源的跨区域流动;二是设立青岛、济南“优势品牌生态合作展区”,集中展示本地龙头企业和创新技术,增强区域品牌凝聚力,形成“以点带面”的产业集群效应,助力山东打造数字安防产业高地;三是开展首届 “优秀创新产品”“优秀解决方案”评价、推介及系列宣传活动,扶持先进技术产品及优秀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拓展市场,为用户提供权威参考,推动行业创新成果转化。

开幕式结束后,领导及嘉宾巡馆考察AIoT智能感知、数字孪生应急指挥等前沿技术成果,深度体验跨区域产业链协作创新实践,共谋新质生产力培育路径。

技术赋能与产业融合新实践

下午举办的“论剑泉城”高峰论坛围绕“技术攻坚”与“场景赋能”双轴展开。邀请公安业务专家分别从创新实战、科技赋能平安守护、服务水下防爆、打造智慧特警、《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解读等多个方面进行分享,系统性展现了AI物证鉴定、三维联动安防、水下机器人排爆等核心技术突破,形成“需求洞察—技术研发—实战验证”的创新闭环。华为、海康威视等6家领军企业则深度展示CV大模型全域感知、步态识别跨镜追踪等前沿技术,系统呈现“算法研发—场景适配—体系构建”的安防生态闭环。论坛通过技术研讨与经验互鉴,深化“警企校”联动创新机制,为构建新质公安战斗力、推进警务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生动诠释了科技兴警战略的山东实践。

展望安防产业新未来

作为立足华东、辐射全国的行业盛会,济南安博会通过技术互鉴、商贸对接与生态协同,加速安防产业数字化转型。展会不仅为千行百业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更推动形成“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格局,为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未来三天,泉城济南将持续汇聚安防领域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的澎湃动能,以“数字转型・赋能安防”为指引,推动我国安防产业在技术突破、场景应用、区域协同上迈出更坚实步伐,为平安中国建设与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山东智慧”与行业力量。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荆超)




编辑:史飞雪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