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导报原创
山东一季度用电超2000亿度!三大产业用电数据全面飘红!
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5-4-16 16:31:51  

重大项目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消费市场供需两旺……今年一季度,山东经济实现良好开局。数据显示,全省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达206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实现开局稳、开门红。

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37.8亿千瓦时,第二产业用电量1497.5亿千瓦时,第三产业用电量270.0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上升。三大产业用电数据全面飘红,反映出山东经济发展成色十足。

成立于2021年的淄博芯材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研发、生产集成电路高精密封装载板,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消费电子及通信领域。一季度企业用电量达到176.7万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59.31%,生产势头强劲,“随着智能汽车、机器人等市场的快速发展,我们的订单量骤增。”企业负责人张代山介绍。今年以来,淄博陆续推出多项政策促进先进制造业稳健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热情高涨。

国网山东电力护航车企制造厂商生产“智”造

除淄博外,潍坊正加快高耗能产业技术转型升级,济南积极布局汽车产业“智慧工厂”,东营应用数智技术推动轮胎产业发展……近年来,山东大力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加大新技术变革力度,陆续出台《山东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关于聚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的意见》等政策条例,制造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持续提高。

一季度,山东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18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占工业用电量的12.4%,拉动工业用电量增长0.5个百分点。

国网平邑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到卫禾传动有限公司了解企业用电需求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的增长不仅体现在工业大市上,县域经济也有重要贡献。以泰安肥城为例,今年一季度,该市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1.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45%,其中,金属制品业用电量增长83.5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1.86%。

无论是市域经济还是县域经济,都可以窥见山东产业结构向“新”向“智”的蜕变,如果进一步观察山东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的细分领域,可以更明显地看到高端制造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成效。一季度,山东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长超过22%,仪器仪表制造业用电量增长超11%,汽车制造业用电量增长超7%,产业“向新力”凸显,经济新动能澎湃。

而在高端制造业外,山东数字经济同样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今年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占第三产业用电量比重达5.9%,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带动下,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用电量同样实现20.9%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山东数字产业的快速布局,山东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成效显著,目前全省共有数字经济核心企业40余万家,位居全国第三。

除了不断提升的“含新量”“含智量”,山东经济发展的“含绿量”也在不断提高。近年来,山东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比亚迪、吉利两大新能源乘用车厂商安家济南,北汽新能源落户青岛,宁德时代入驻济宁,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不断释放,带动相关行业用电量持续高速增长。一季度,山东新能源整车制造业用电量实现55.3%的迅猛增长。

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到宁德时代1.1吉瓦第三批国家大型光伏基地暨时代绿能兖州一期25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开展技术服务

而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充换电技术快速发展、车网互动相关政策不断加码,充换电服务业发展迅猛,用电量同比增长64.4%。

与日益高涨的社会生产热情同步,山东消费需求也在持续释放,其中,旅游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在济宁曲阜,特色文化旅游持续升温,实景历史演出座无虚席,各大名胜景区人头攒动。以三孔明故城景区为例,今年一季度,该景区用电量50.8万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8.24%。

假期里的威海韩乐坊景区游人如织

消费热也带动了批发零售行业的快速发展,统计数据显示,山东一季度批发和零售业用电量高达5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今年以来,山东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提振消费的实施方案》等通知,启动“2025山东迎新春消费季”,不断促进市场消费向好回暖。

而随着全省服务消费供给加快提质扩容,服务消费需求将持续释放。以山东菏泽为例,一季度批发和零售业用电量3.67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7.6%,增速居全省前列。眼下,当地正迎来赏花旺季,预计客流量突破1000万,相关行业用电量增长将超过5%。

一连串上扬的电量,释放出全省经济增长向好、产业结构持续向优的积极信号,不断增长的数据,是生产与消费持续回暖的生动注脚。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作为经济大省,山东正聚力稳定经济运行,着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全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以“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挺膺担当助力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通讯员 王斌 张方刚)




编辑:史飞雪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