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山东省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5—2027年)》(下称《规划》)。4月15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对《规划》进行解读。《规划》提出,到2027年,乡村全面振兴将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为此,必须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以增收富民。
去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系统谋划了今后一段时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为全面落实国家规划部署,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打造更高质量的齐鲁样板,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印发省级《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7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基本建成,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到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为实现“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这一目标,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省对口支援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推动特色产业增收富民、促进农民高质量就业创业、强化农民增收政策保障,这三方面发力。
具体到特色产业增收方面,山东将深入挖掘乡村特色资源,优化县域产业空间布局,推动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向园区集中、中小微企业向中心镇集聚、乡村工坊和创业车间向重点村汇聚。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培育县域富民产业增长极,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
下一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还将会同省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县域富民增收的政策,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