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证券
“上新”了!超40只基金募集,权益类占比超6成
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5-2-12 11:30:49  

2月10日,包括鹏华恒生中国央企ETF发起式联接A在内的17只基金(AC份额分开计算,下同)同时开启募集。而在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已有16只基金同时开启募集。据不完全统计,2月份还有10只基金产品即将开启募集。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从基金类型看,权益类基金占比超6成。对此,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受多种因素影响,2024年权益类基金的收益表现良好,随着市场行情变好,未来权益类基金的发行数量还将增加。

多只基金同时开启募集

“我们公司在1月份和2月份共有6只基金要发行,其中1月份发行了4只基金,2月份要发行2只基金。因此元旦过后,我一直在省内各城市奔波,忙着和渠道进行沟通。”2月9日,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山东渠道经理陈猛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人还在外地与渠道沟通,为即将发行的基金打基础,毕竟现在基金发行比较密集,因此公司给我们渠道经理都下达了任务。”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2月10日,就有17只新基金开启募集。从2月5日到2月10日,累计有35只基金开启募集,2月份还有10只基金将开启募集。

2月10日开启募集的基金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4日,以基金成立日为统计口径,2025年以来公募市场已有107只基金完成募集,合计发行规模达到863.09亿元,多只基金首募规模均超10亿元。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针对多数产品集中在年初发行,陈猛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年底往往是投资者资金紧张的时候,年初,投资者资金回流,有更多的可投资金。其次,部分投资者在年初会有新的投资规划,新基金的推出可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年初往往也是市场行情的转折点,投资者对于市场的预期和投资策略也会发生变化,此时推出新基金有利于把握市场机会。“更为重要的是,今年市场行情好,投资者情绪高涨,发行新基金会迎来‘开门红’。”

权益类占比较高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从基金类型来看,权益类产品占比超6成。仅在2月份发行的基金中就有指数型基金18只、偏股混合型基金9只、FOF产品2只。

对于权益类基金占比较高,陈猛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市场预期2025年经济复苏力度会进一步增强,政策利好将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向好,权益市场表现值得期待,基金公司基于对市场的乐观预期,加大权益类基金的发行力度。”

济南一家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冯超也赞同陈猛的看法。在冯超看来,当前市场中不少优质股票估值较低,具备较大的投资价值,对于追求长期收益的投资者和基金公司来说,此时布局权益类基金具有吸引力。与此同时,AI 硬件、汽车智能化等新兴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基金公司通过发行权益类基金布局这些领域,以获取潜在的高收益。“毕竟,2024年,超过70%的权益类基金(包括股票型、混合型等)全年实现正收益,最高的收益率超过60%。”

即将开启募集的基金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权益基金经理周云表示,从2024年第四季度情况来看,未来政策方向更加明晰,经济复苏的基础也更加扎实,全新的周期或已开启。

广发先进制造股票基金经理孙迪表示,展望2025年,预计随着经济转暖和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科技成长方向或将持续有较好的股价表现,看好在AI科技大浪潮下,AI算力、应用等科技创新带来的投资机会,未来将选择行业发展空间大、竞争格局清晰、业绩快速增长且估值合理的核心标的进行重点配置。

陈猛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未来会有更多权益类基金发行。今年年初,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引导公募基金提升权益类产品比例。“这体现了监管层希望通过政策工具引导资金流向股市,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而此前,证监会也多次强调提升权益类基金占比,旨在改善市场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的格局,增强资本市场的活力和长期投资吸引力。”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权益类基金集中上市利好实体经济

权益类基金发行占比的提高,反映了当前市场环境、政策导向以及投资者需求的多重变化,也反映了市场对经济复苏和结构性机会的预期。这一趋势可能推动资本市场更趋成熟,同时要求投资者关注波动风险,合理配置资产。未来,随着监管政策落地和市场信心巩固,权益类产品有望在理财市场中占据更核心的地位。权益类基金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股权融资渠道,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从而推动实体经济的增长。若市场表现良好,投资者的财富将增加,产生财富效应,进而可能会增加消费支出,促进消费增长,对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编辑:史飞雪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