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山东大学旗下两家A股公司的股权划转正式落地。
11月25日,A股两家上市公司鸥玛软件(301185.SZ)与山大地纬(688579.SH)同步发布实控人变更公告。根据公告,两家公司的控股股东分别由山大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下称“山大资本”)变更为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山东国投”)、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东高速集团”),实控人均由山东大学变更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山东省国资委”)。
这意味着,山东大学旗下的这两家上市公司正式易主山东省国资委。
持续数年的校企改革
山东大学的校企改革工作已持续数年。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印发,明确了清理规范高校所属企业、促进高校集中精力办学的方向。
2019年,山东大学就曾将其持有的山大产业集团股权转让给山东国投,而当时由山大产业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山大华特(现更名为“华特基因”)实际控制人随之变更为山东省国资委。
2025年4月,鸥玛软件和山大地纬首次披露山东大学正在筹划深化校属企业体制改革事宜,可能导致实际控制权变动。10月24日,两家公司同步发布实控人变更公告。根据公告,两家公司的控股股东山大资本分别与山东国投、山东高速集团签署《无偿划转协议》。筹划已久的改革方案正式落地。
11月25日,两家公司均表示,收到山大资本的通知,相关无偿划转公司股份事宜已完成过户登记手续。


根据公告,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山东高速集团持有山大地纬24.59%的股份及该等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山东国投持有鸥玛软件25.82%的股份及该等股份对应的表决权,二者的控股股东易主省国资委之后,老东家山东大学在两家上市公司中仍分别持有4.99%的股份。
业内分析认为,山东大学仍保留部分股权,未来可能通过技术入股、专利授权等方式继续参与企业创新。随着高校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将有更多高校与旗下企业理顺关系,使高校更聚焦主业办学,企业则按市场规律参与竞争。这一改革方向将对我国高校产业发展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考试第一股”和“AI+区块链”
从两家上市公司的业绩情况来看,鸥玛软件和山大地纬在各自领域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公开信息显示,鸥玛软件作为“考试与测评领域第一股”,2021年11月登陆创业板。公司主要为考试与测评领域的政府部门、教育机构等提供信息化建设整体解决方案,服务涵盖国家教育考试、公务员考试、职业资格考试等领域。
财务数据显示,鸥玛软件2021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呈波动状态,分别为2.10亿元、1.48亿元、2.21亿元和2.1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071.93万元、4985.63万元、7648.48万元和7010.01万元。从2025年三季报来看,鸥玛软件营业收入虽然同比下降了2.57%,为1.38亿元,但是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6.32%,为4449.99万元。
山大地纬则是国内领先的“AI+区块链”科技服务商,其区块链技术在政务、医疗等领域位居行业重要地位。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智慧人社、智慧医保、智能用电等。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5亿元,同比增长3.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07.59万元,同比下降21.04%。据2025年三季报,山大地纬尽管营业收入为3.26亿元,同比下降0.9%,但归母净利润为3152万元,同比上升1.3%。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自2025年4月鸥玛软件和山大地纬披露山东大学正在筹划深化校属企业体制改革事宜后,两家公司股价均震荡走高,并在8月创出年内新高。截至11月26日11:00,鸥玛软件报21.06元/股,上涨0.96%;山大地纬报11.44元/股,上涨0.09%。
从易主之后的接盘方来看,山东国投是山东省重要国有资产运营平台,产业投资和资源整合经验丰富。山东高速集团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交通领域巨头,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主业,运营庞大路网资源。
在此背景下,两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