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学习进行时
一见·三地联合办赛,观察“中国之治”的一个视角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加入时间:2025-11-22 10:26:53  

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就“十五五”规划建议起草有关情况所作的说明,振奋人心,蕴含深意:“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

乘势而上,乘的是何“势”?

“中国之制”落地见效,“中国之治”行之有效!

一届全运会里,有着最生动的诠释。行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站在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历史关口,粤港澳首次联合举办全运会,是历史赋予三地的特殊使命。

11月21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闭幕。回望,望向难忘的办赛点滴,望向粤港澳三地互联互通的探索实践,它何尝不是观察“中国之治”、观察中国式现代化何以一步步“乘势而上”的生动注脚?

势,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三地办赛,沟通衔接有堵点吗?

畅通无阻!

以令人印象深刻的公路自行车赛为例。得益于“通关查验前置+闭环管理”创新模式,以港珠澳大桥为纽带的231.8公里赛道上,运动员能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6次无间断通过三地口岸,全程不需刹车,“无感通关”。

港珠澳大桥,一桥飞架粤港澳。气贯长虹的“中国跨度”,得益于中央、地方各部门的协同发力: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成立“港珠澳大桥专责小组”,协调各方推动解决口岸设置、投融资安排、通航与锚地等一揽子难题。

大桥跨江越海,彰显的是新时代“中国力量”!

多部门协力,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出互联互通的大湾区:已建成通车6条跨江跨海通道,天堑变通途;建成超过3000公里的大湾区轨道交通,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看向历史深处,一个又一个五年,一份份规划落地,“办”出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东数西算等一个个长周期、大跨度、全国性重大工程项目,“办”出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

看向当下,精彩盛大的十五运会,不正是集中力量办出来的?破解跨区域协作难题,十五运会组委会创新建立“1+4”联络机制,国家层面设立组委会港澳工作协调部,粤港澳层面建立联络会议、首席联络官、联络员、联合工作组等常态化机制,形成“分层对接、全域覆盖”沟通网络。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要求:“同心协力、稳扎稳打,努力实现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同心协力”,道出我们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

看向一部部规划。从制定、实施到落地,哪一环节不凝聚着“同心协力”的力量?有各部门的扎实调研,有全国人民的建言献策,有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实干笃行,将蓝图变实景。

制度优势,汇聚成发展胜势。“巩固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加强港澳与内地经贸、科技、人文等合作”……一项项实打实的举措,写进“十五五”规划建议。

一锤接着一锤敲,粤港澳同心协力,全国上下勠力同心,中国式现代化前景广阔、大道如砥。

势,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乘风起势——

“推进规则机制‘软联通’”。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点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

全运会,何以办出彩?

机制上创新,“联通”上用力。粤港澳三地在监管互认、信息互通等方面开展深度协作,便利化通关等创新规则机制,服务赛事,也助力三地人员常态化流动。十五运会期间,有6000多名内地人员赴港澳、3000多名港澳人员来内地参赛。

大湾区,何以大发展?

答案,见于一份“十四五”成绩单:“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单牌车通行量已突破700万辆次;联合港澳发布“湾区标准”262项,超过8000名港澳专业人才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执业,“跨境理财通”业务规模突破1200亿元……“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因规则机制“软联通”,粤港澳迈向互通互融、协同发展。

联通的背后是融入。习近平总书记先前在港澳视察,时常提及广东。前不久在广东考察,又惦念着港澳:“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融入,“一国两制”在新时代新征程的生动书写,加速了湾区各类要素流动,带动世界级湾区的崛起:“十四五”时期,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综合实力再上台阶。

实践见证“融入”的力量。正如此次十五运会开幕式主题歌《天海一心》,一经发布,便引发共鸣:“随你融入大海,相知和鸣……一起融入大海,碧波万顷……”

融入,又何止粤港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和发达地区,在编制‘十五五’规划时要有高站位、大格局,体现走在前、作示范、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走在前、作示范、挑大梁”,三组关键词,蕴含对广东发展定位的深邃思考,体现“党中央看问题,都是从大处着眼”的视野格局。

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都要“融入”,融入全国一盘棋,从全局谋划区域,以区域服务全局。

因为融入,一幅幅区域经济布局的工笔画,连缀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势,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浩荡大势——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广东考察,“改革开放”是强调的高频词。对大湾区发展,更是寄予厚望:“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做实”。

抓紧做实,全运会里有乾坤。

十五运会,不再是一座城市的单打独斗,而是一个世界级城市群的珠联璧合。展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个更亮丽、更自信、更开放的大湾区。

“跟着赛事去旅行”,一张全运门票,牵引出一条旅游路线。以广州为例,当地推出50条特色线路,通过票根优惠等方式,把全运场馆和文旅资源串联起来。

开放的大湾区,不只体现在文旅。

摊开大湾区地图,科创资源密集阵列。广深港、广珠澳两条科技创新走廊,沿珠江两岸如“人”字铺展,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面向全球开放。比如,2018年投用的中国散裂中子源,已向全球科学家开放13轮,每年开放时间超过5000小时。

从“制造工厂”到“研发中心”。放眼今日中国,从全球最齐全的工业门类,到世界第一的研发人员总量,不仅拥有良好创新生态,更有“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的政策体系。

创新,这一投资湾区、投资中国的亮丽名片,带动了发展,推动了高水平开放。今年前三季度,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规模逐季增长,实现连续9个季度同比正增长。第三季度进出口2.39万亿元,增长3.9%,创近5年来大湾区进出口规模历史新高。

前段时间的韩国之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后的首次出访,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阐释“中国机遇”:“不久前,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建议。中方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日前赴广东考察,总书记又殷殷叮嘱:“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久久为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久久为功”,道出了政绩观、发展观,指引着“中国的未来”——

积势蓄势成势,不断乘势而上。四十余载风雨起苍黄,改革开放还将以波澜壮阔之势,改变大湾区,改变新时代中国!




编辑:付建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聚焦主责主业 ,山东省属国企清退65户非主业企业,
·> 补贴6.4亿实现盈利,岚图汽车真的赚钱了吗
·> 山东这家上市公司20cm涨停后撇清 “核概念”,疑与 “蛇吞象” 收购有关
·> 通过港交所聆讯!八马茶业“礼盒经济学”将迎大考
·> 毛利率90%的企查查,职工薪酬行业“倒数”?
·> 用友网络被暂停军采,王文京控股其他企业被同步暂停
·> 贵金属集体狂飙!年内已有4只黄金股翻倍,涨幅最高的是山东这家企业
·> 山东这只年涨500%大牛股又现“20cm”涨停,发生了什么?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5182043号-1 公安备案号:鲁公网安备3701000200029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20027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