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形机器人“刷屏”全网之后,小鹏汽车又交出一份超预期的三季度财报。
11月17日晚间,小鹏汽车发布2025年三季报。第三季度,公司营收实现翻倍增长,净亏损进一步收窄。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明确表示,第四季度目标为实现盈亏平衡。
这份财报的核心价值不仅体现在财务数据的向好,更在于明确勾勒出小鹏汽车的未来路径——在冲刺短期盈亏平衡的同时,持续加码下一代技术架构布局。何小鹏称,“未来十年,我的目标是将小鹏汽车打造成为具身智能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

毛利率冲上20%
具体来看,小鹏汽车第三季度总营收203.8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01.8%,实现翻倍增长。盈利表现方面,小鹏汽车报告期内净亏损大幅度收窄,从去年同期的-18.1亿元,收窄至今年三季度的-3.8亿元,今年二季度的数据则为-4.8亿元。
营收的增长得益于销售规模的扩大,公司三季度汽车总交付量为11.6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49.3%。
在手现金方面,截至三季度末,小鹏汽车拥有现金、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和定期存款总额约483.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57.5亿元、今年二季度的475.7亿元都有明显增长。
毛利率提升也成为此次财报最大亮点之一。今年三季度,小鹏汽车综合毛利率达到了20.1%的历史最高水平,显著超出市场预期。这一数据在2024年同期为15.3%,在今年二季度则为17.3%。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小鹏汽车三季度整体毛利率能够提升至20.1%,一定程度上来自“服务及其他”业务利润率的显著走高。该板块在三季度实现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78.1%,环比增长67.3%;其利润率达到74.6%,高于去年同期的60.1%以及今年二季度的53.6%。
“服务及其他”业务主要涉及小鹏汽车向大众等合作制造商提供的技术研发服务。公司管理层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该项业务在今年四季度仍将录得一定比例的增长,其中包含图灵芯片获大众定点后,在四季度开始的小规模收入确认。
在研发方面,小鹏汽车还在持续加大投入。今年三季度,公司研发开支录得24.3亿元,同比增长48.7%,环比增长10.1%。
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则录得24.9亿元,同比增长52.6%,环比增长15%。小鹏汽车方面表示,按年及按季上升的原因是“销售上升带动向特许经营店支付的佣金增加,以及营销及广告开支增加所致”。
增程车型是新发力点
对于第四季度的预期,何小鹏也非常乐观。
其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预计四季度汽车交付量将在12.5万至13.2万辆之间,同比增长约36.6%至44.3%;对应总收入区间为215亿元至230亿元,同比增长约33.5%至42.8%。
最新销量数据显示,小鹏汽车10月交付4.2万辆新车,1-10月累计交付35.52万辆,同比增长了190%。
“10月4.2万辆的交付量是个关键支点,按照这个节奏,四季度整体交付量相较于三季度的11.6万辆有望会有不小提升。规模上去了,供应链的议价空间、固定成本的分摊效率都会进一步优化,这是实现盈亏平衡的重要前提。”知名商业顾问、企业战略专家霍虹屹表示。
小鹏汽车实现持续增长的新发力点无疑是增程车型。在前不久的11月6日,其首款增程车型小鹏X9超级增程开启预售。据透露,小鹏X9超级增程一小时预售订单量达到此前纯电版同期近4倍。在增程车型上尝到了甜头的小鹏汽车,将大面积扩容增程车型的阵容。
在电话会上,何小鹏阐述了2026年的产品规划:小鹏汽车计划在2026年一季度继续推出3款超级电动增程产品,并在全年发布4款“一车双能(纯电+增程)”的全新车型,其中包括一款“在重要细分市场投放的首款产品”。
在霍虹屹看来,现在市场上增程车型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小鹏的增程产品如果能持续保持订单热度,不仅能带动交付量增长,还能通过更灵活的产品组合覆盖不同价格带用户,避免单一动力类型受市场波动影响过大。
海外市场同样是小鹏汽车的巨大增量空间。今年第三季度,小鹏汽车海外市场扩张速度显著。1-9月,小鹏汽车海外累计交付量为2.97万辆,同比增长125%。2025年9月,小鹏汽车海外月销量首次突破5000台,同比增长79%。
不再只做一家车企
从核心财务指标来看,小鹏汽车的汽车业务基本盘在企稳中逐步向好。而从小鹏汽车近期的一系列动作来看,公司还要试图通过“物理AI”战略构建新的增长上限。
“物理AI”理念,是一个随着技术发展自然演进而形成的概念集合,其归属权并不属于任何一个企业或者企业家,目前已知提到该理念的企业家包括马斯克、黄仁勋以及何小鹏。 在何小鹏看来,当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融合,将催生“物理AI”。
2024年8月,何小鹏在“10年热爱之夜”发布会上宣布,小鹏汽车将“由软件定义汽车升级到AI定义汽车”。何小鹏还披露了三大技术底座,图灵AI芯片、AI鹰眼视觉方案、AI体系架构。同年11月,小鹏科技日首次面向全球直播,展示出AI汽车、初代AI机器人IRON、飞行汽车等产品。何小鹏在会上明确表示,未来的汽车将是四个轮子的机器人。
今年11月5日的小鹏科技日上,全新人形机器人IRON正式发布。它现场以人体姿态完成“猫步”展示,虽伴随争议却意外“出圈”,更关键的是,这让市场对小鹏汽车的认知跳出了“仅仅是一家车企” 的局限。
与IRON一同亮相的,还有小鹏第二代VLA大模型,小鹏Robotaxi,以及汇天两套飞行体系。这些产品共同勾勒出小鹏汽车的“物理AI”生态。

摩根大通指出,小鹏汽车2026至2027年下一波主要增长动力,将来自公司近期公布的AI布局,包括Robotaxi、人形机器人及飞行汽车,均由公司自主研发的AI推动。
在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何小鹏首次给出了关于机器人业务的量产预期:到2030年,小鹏机器人的年销量可能突破100万台。他还判断,机器人的市场潜力将远超汽车本身。
短期冲刺盈亏平衡,长期押注“物理AI”,小鹏汽车正在经历一轮全新的转身。不只是把车造好、把业绩做稳,更要在新领域闯出新空间,这样的转身,确实值得期待。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于婉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