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金水平持续回落,租房市场低准入门槛、居住灵活性等特征愈发显著。有数据表明,在全国在线找房的业务场景中,租房的用户群体规模逐渐超过新房的找房用户量。

与此同时,《住房租赁条例》(下称《条例》)的实施为住房租赁市场规范发展注入新的动能,租赁关系不稳定、租购权益不对等情况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众所周知,在国内,一直有“租不如买”的观念存在,同时,购房被视为婚姻和安定生活的基础。但对于初入职场的青年人和新市民来说,大城市的高房价实在令人“望而却步”。在以往“重购轻租”的思想影响下,租客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上难以享受与购房者同等权益。
在住房租赁市场中,部分房主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肆意将房屋改造成“隔断房”,甚至将厨房、卫生间等也改造成卧室进行出租,不仅严重损害了承租人的切身利益,更潜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押金退还纠纷、恶意克扣押金等乱象频发,导致租客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此外,在《条例》实施前,我国住房租赁领域缺少国家级的行政法规。市场租金价格信息不透明,住房租赁企业或经纪机构发布不实信息、高进低出、长收短付等问题时有发生。
《条例》的正式施行,标志着住房租赁市场迈入法治化、规范化新阶段。“租售同权”和“买卖不破租赁”这些政策法规逐步落地。就算房东把房子卖掉,租房者依旧能继续租住,租房也能获得稳定的居住体验。除此之外,“租房入学”“租房落户”等政策更是极大保护了租房者的权利,可以说租房跟买房之间的差距,正变得越来越小。
另外,《条例》让租房的性价比进一步凸显。相较买房,租房具有门槛低、灵活度高等优势,可以快速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需求问题。
此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在发表的署名文章中表示,规范发展租赁市场,培育市场化、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提高行业监管和服务能力,依法维护租赁双方合法权益,被纳入“十五五”时期全面落实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
规范发展租赁市场,还可以实现保障性租赁住房补短板、市场化房源提品质的目标,让青年人、新市民“租得放心、住得安心”,这也是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所在。
种种迹象表明,作为住房市场上与买卖并行的“另一条腿”,中国住房租赁市场有望提速发展。在政策支持下,未来市场将更加注重服务质量提升和运营模式优化,为新市民、青年人提供更多元、更优质的居住选择。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