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鹰眼IPO
振石股份退H冲A,张毓强父子上演“点石成金”大戏
来源:大众新闻·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5-11-18 15:17:56  

11月18日,上交所上市委将审议浙江振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振石股份”)的首发申请。该公司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保荐人为中金公司,拟募集资金39.81亿元。

退H冲A不走寻常路

振石股份是一家主要从事清洁能源领域纤维增强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风电玻纤织物全球市场份额超过35%,位列全球第一,产销规模全球领先。

公开资料显示,振石股份前身恒石有限之母公司恒石控股曾于2015年在港交所上市,股票简称“中国恒石”,股票代码(1197.HK)。2019年,公司实际控制人实施恒石控股私有化并从联交所退市。

在越来越多的A股公司实施“AH”资本战略的背景下,振石股份从港股退市后再冲刺A股的行为令人费解。

与中国巨石骨肉相连

被业内广泛关注的是,振石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张毓强、张健侃父子在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国巨石(600176)中扮演重要角色。根据申报材料及公开资料,张毓强现任中国巨石副董事长,曾任中国巨石总经理及巨石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而张健侃2019 5月至今,担任中国巨石董事。

一边是国企高管,一边又是私企老板2024年,张毓强在中国巨石的薪酬为129.46万元,其子张健侃从中国巨石获得的薪酬为7.14万元。

中国巨石股权结构显示,张毓强、张健侃父子控制的振石控股集团为其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6.88%,仅次于第一大股东中国建材。

振石股份不仅在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等方面与中国巨石关系密切。二者在经营上更是关联交易频繁。已经形成高管、股权、经营等多方面交叉的局面。

招股书上会稿显示,报告期各期,公司向关联方购买商品、接受劳务发生的经常性关联交易金额分别为28.11亿元、22.79亿元、22.56亿元和16.79亿元,占当期营业成本的比例分别为 70.49%60.42%69.22% 69.31%。其中,中国巨石系振石股份第一大供应商,报告期各期,公司向中国巨石采购玻璃纤维等的金额分别为21.12亿元、18.95亿元、20.35亿元和15.18亿元,占营业成本的比例分别为 52.98%50.24%62.43%62.64%;除上述重大关联交易外,公司与中国巨石还存在采购电力、关联销售、关联租赁等一般关联交易。

公司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公司仍将持续存在较高比例的关联采购。若公司未来内部控制有效性不足,运作不够规范,则可能存在关联方利用关联采购损害公司或中小股东利益的风险。

另外,公司采购依赖于中国巨石,若公司与中国巨石的合作稳定性发生不利变化、中国巨石发生供应不足或原材料质量问题,导致供应不及时或者采购价格发生较大波动,将可能会影响公司玻璃纤维采购的稳定性,进而对公司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左手大额分红,右手募资铺底

另一方面,在张毓强父子控制下,振石股份一边在上市前大额分红,另一边又谋划使用募集资金作为各个募投项目的“铺底流动资金”。

上会稿显示,2022年至2024年,振石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52.67亿元、51.24亿元、44.3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81亿元、7.93亿元、6.07亿元。可以看出,2024年,公司业绩已经出现双降,经营出现向下拐点。

公司2022年、2023年现金分红分别为5.4亿元、6亿元,占公司当年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69.14%75.66%

振石股份此次IPO计划募集资金39.81亿元,主要投向包括玻璃纤维制品生产基地建设、复合材料生产基地建设、西班牙生产建设项目以及研发中心与信息化建设。

上会稿显示,公司的募投项目——“玻璃纤维制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中,拟使用的铺底流动资金为1.32亿元。“复合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中,铺底流动资金2.03亿元。“西班牙生产建设项目”中,铺底流动资金0.5亿元。

关联借款利率高达12

申报材料显示,从2022年到2025年上半年,公司有息债务总额从25.66亿元激增至53.295亿元,短短三年间翻了一倍多。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债务期限结构的剧烈波动:2023年短期债务骤增至34.31亿元,而长期债务仅为11.68亿元,短期债务占比高达74.6%

报告期内,振石股份存在转贷、开具无真实交易背景的商业票据及信用证获取银行融资、与关联方或第三方直接进行资金拆借等行为。其中,201910月至20222月,公司向关联方浙江巨匠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借出资金1.4亿元,利率高达12%

年利率高达12%,而且合同长达两年半,这么高的利率令人震惊。高利率背后,是否隐藏着资金体外循环、利益输送等行为,目前还无法得知。

与振石集团人员存在混用

此外,振石股份与振石集团报告期还存在人员混用问题。第一轮审核问询函回复显示:截至20236月整改前,振石股份存在69名员工(涵盖财务、采购、综合管理、客服等关键职能部门)劳动关系仍隶属振石集团,虽“主要服务于发行人事务”;核心高管包括副董事长黄钧筠、总经理赵峰、董秘尹航、财务总监刘俊贤等,同时在振石集团担任管理职务;双方共用OA办公系统、采购SRM系统、金蝶财务系统、人事系统。

上述混同期间覆盖2022年全年及2023年上半年——即审计报告期完整区间。公司表示,上述问题已经完成整改。但公司20222023年的财报是否修正,公司并没有明确说明。

税负异常背后暗藏长期业绩风险

业内人士也对公司税负异常有所质疑。上会稿显示,振石新材2024年营收44亿多,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加起来才1.87亿元,有效税率仅4.21%。而制造业普遍在9%-12%之间。

公司在上会稿中表示,公司2024年增值税不高,主要系因当年固定资产建设规模较大,形成增值税进项留抵增加所致。

很显然,在公司固定资产大幅扩张停滞之后,公司由于规模扩张产生的增值税进项将会大幅减少。这时,公司的增值税实际缴纳金额也将会大幅上升。增值税变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公司是否应该详细披露呢?

对于以上问题,经济导报记者近日通过邮箱采访了振石股份,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石宪亮)




编辑:付建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聚焦主责主业 ,山东省属国企清退65户非主业企业,
·> 补贴6.4亿实现盈利,岚图汽车真的赚钱了吗
·> 山东这家上市公司20cm涨停后撇清 “核概念”,疑与 “蛇吞象” 收购有关
·> 通过港交所聆讯!八马茶业“礼盒经济学”将迎大考
·> 毛利率90%的企查查,职工薪酬行业“倒数”?
·> 用友网络被暂停军采,王文京控股其他企业被同步暂停
·> 贵金属集体狂飙!年内已有4只黄金股翻倍,涨幅最高的是山东这家企业
·> 山东这只年涨500%大牛股又现“20cm”涨停,发生了什么?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5182043号-1 公安备案号:鲁公网安备3701000200029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20027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