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千里科技(601777.SH)披露重要股东减持计划:持股19.91%的第二大股东重庆江河汇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江河汇”),拟在公告披露15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向潜在优质投资人定向减持不超过9042.2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减持窗口期正处于公司赴港IPO的关键推进阶段。
千里科技的前身为1992年创立的力帆科技,旗下“力帆摩托”曾是国内知名品牌,公司于2010年登陆上交所。2024年,人工智能领域代表人物印奇出任董事长,标志着公司战略转型加速;2025年2月,公司正式更名为“千里科技”,明确聚焦“AI+车”发展方向。目前,公司业务已形成终端与科技两大核心板块:终端业务覆盖摩托车与汽车领域,拥有“力帆、派方”摩托车品牌及新能源汽车品牌“睿蓝”;科技业务则主攻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研发,打造AI智行开放平台。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第一大股东为重庆满江红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29.85%;江河汇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19.91%。
江河汇的减持动作与公司港股IPO进程高度重合。2025年10月16日,千里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招股书中显示,吉利及其关联企业是公司的重要战略合作客户,既是公司的最大供应商也是公司最大客户。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4年,2025年上半年),公司向吉利及其关联企业合计采购金额为40.22亿元、33.87亿元、19.63亿元及10.49亿元,分别占同期采购额的50.4%、50.1%、29.3%及29.7%。同期,公司来自吉利集团的收入分别为34.23亿元、22.49亿元、21.44亿元及13.78亿元,分别占收入的39.7%、33.6%、30.8%及33.2%。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千里科技近几年盈利压力不断增长。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7.68亿元、70.35亿元、69.4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79%、3.94%、44.27%;净利润分别亏损2.62亿元、3.29亿元、1.78亿元,分别同比降低253.85%、25.45%、7.68%。
招股书显示,千里科技港股IPO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实施AI驱动战略,增强智驾研究;分配至上游产业链整合资源及构建海内外销售服务网络。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赵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