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晚,东方雨虹(002271.SZ)公告称,为盘活资产,实现资金回笼,改善资产结构,优化公司财务状况,保障公司及全体股东权益,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拟出售购买的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和杭州市江干区(现已更名为上城区)的部分商铺及办公用房。
东方雨虹在公告中称,本次交易预计损失2580.85万元,达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10%以上。
从“防水茅”到经营承压
作为总部位于北京的建筑建材龙头企业,东方雨虹长期以防水业务为核心,经过数十年深耕与拓展,已构建起覆盖民用建材、砂浆粉料、建筑涂料、节能保温、胶粘剂、管业、建筑修缮、新能源、非织造布、特种薄膜、乳液等多元领域的业务体系,形成了综合性建筑建材服务商的竞争优势。凭借在国内防水市场的绝对领先地位,公司股票曾被资本市场冠以“防水茅”的称号,成为行业内的标杆企业。
然而,随着国内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周期,身处地产产业链上游的东方雨虹不可避免地面临严峻挑战。
从财务数据来看,公司经营压力已持续显现: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三季度,东方雨虹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28.23亿元、280.56亿元、206.10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5.15%、-14.52%、-5.06%,营收规模连续两年出现下滑;同期净利润表现更为惨淡,分别为22.87亿元、0.76亿元、7.86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7.93%、-96.70%、-37.64%。其中,2024年净利润仅0.76亿元,创下近15年来的最差业绩,公司当前的经营困境可见一斑。
除了营收与利润的双重下滑,资金链紧张是东方雨虹选择“亏本出售资产”的另一重要原因。根据公司2025年三季度报告,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东方雨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仅为4.16亿元,较2024年末的34.57亿元大幅缩水,资金回笼能力显著下降;同时,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较期初减少34.88亿元,降幅高达51.28%,流动性储备持续承压。
从偿债能力指标来看,公司短期财务风险也在上升:2025年三季度末,东方雨虹的流动比率为1.10、速动比率为1.00,与2023年、2024年同期相比均呈现明显下滑趋势。
拟出售资产购得不足五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在东方雨虹拟出售的资产中,有五处不动产是今年刚购得,且其中四处不动产购得时间距今不足五个月。
根据公告,本次拟交易的资产1-5号卖方为绿地集团北京京腾置业有限公司,6-7号卖方为绿地控股集团杭州东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根据公告披露的细节,此次交易的资产来源可分为两类:其一,标的资产1-5号的卖方为绿地集团北京京腾置业有限公司,这5处资产的购入源于公司与下游客户的债权清收协商。具体而言,为加快对下游客户的债权回收、实现资金快速回笼,东方雨虹作为债权人,原本计划通过收取下游客户已建成的住宅、商铺等“抵债资产”来抵偿欠款;但根据双方协商约定,在获取上述抵债资产前,公司需先行购买下游客户的其他房源——即本次拟出售的1-5号标的资产。其二,标的资产6-7号的卖方为绿地控股集团杭州东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这两处资产的购入则是公司出于维护核心合作关系的战略考量,当时通过向下游核心国企客户购买相关资产,进一步巩固双方的业务合作基础。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赵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