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信银行济南分行依托高效的警银协作机制,精准识别并成功拦截一起电信网络诈骗资金转移事件,有力守护资金安全。 可疑取现露端倪,警银协作速响应 11月7日,一客户前往中信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网点,要求支取1.88万元现金。银行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发现,该款项由客户自称的“表哥”于前日转入,用途标注为“发工资”。鉴于该客户近期存在跨行频繁开户的异常情况,工作人员向客户开展进一步核实。在深入沟通中,更多疑点浮出水面:所谓的“表哥”使用外地号码且口音不符;客户无法提供直系亲属联系方式,且坚持取现用于发放工人工资,拒绝转账建议。判定情况异常后,该行第一时间启动警银协作机制,向邹城市反诈中心紧急报告。 揭开骗局真相,筑牢资金防线 经民警到场细致核实,真相水落石出:该客户是被“圆梦金”APP内伪装成“中央扶贫办”客服的诈骗分子诱导,陷入了协助诈骗资金转移的陷阱。 在银行工作人员与民警的耐心劝导下,客户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风险,主动配合后续账户处置。中信银行济南分行也以此为契机,向客户开展反诈宣教,提醒其务必警惕不明来源转账,切勿轻信网络虚假承诺,坚决拒绝协助他人进行不明资金流转,积极配合银行的身份核查与风险提示工作,共同守护资金安全。 此次成功拦截涉诈资金事件,充分彰显了中信银行济南分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敏锐的风险识别能力,也凸显了警银联动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守护群众财产安全中的关键作用。中信银行济南分行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警银协作机制,以更坚实的举措筑牢金融安全防线,为广大客户的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5182043号-1 公安备案号:鲁公网安备3701000200029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20027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