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ILAT企莱(下称“企莱”)是一个专注于中国与拉丁美洲(下称“拉美”)国家之间小额跨境批发的B2B电子商务平台,其核心使命在于降低中拉贸易准入门槛,助力更多中小微企业能够轻松地参与到国际贸易中。此次参加“对话金砖—山东企业创新发展交流会”,核心目标为对接充电桩及新能源领域相关企业,寻求合作机遇。
为何一家小额跨境批发平台切入到新能源充电桩领域?
对此义乌铭展进出口董事长、上海拉丁诺网络科技创始人汪敏给出了答案。
汪敏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此次平台布局新能源充电桩领域,实则是企莱中长期战略升级的一个自然结果。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在跨境批发这块积累了非常多的供应链资源和买家网络,同时构建起比较成熟的数字化运营体系。虽然新能源的技术门槛、资金门槛都更高,但也正因如此,该领域代表着未来的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方向,企莱希望在这个领域提前布局,从“跨境贸易平台”升级为“产业出海赋能平台”。“现在新能源,尤其是充电桩,是一个全球性的产业浪潮。它不仅仅是一个新产品,更是一场能源结构与出行方式的革命。我们希望通过已有的跨境体系,帮助中国的新能源企业更快走出去,特别是进入拉美这样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汪敏解释说。
在汪敏看来,近年来,山东省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成效显著,不仅具备完善的制造体系,还有一批具备国际化意识的新能源企业,在充电桩、电机、电控等环节已经形成产业集群优势。
拉美市场其实对性价比和适配性要求都很高,而这正是山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一方面山东企业的产品可靠,价格具备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山东企业在结构件、控制系统、户外耐候性这些细节上做得非常扎实,产品特性和拉美地区的气候条件及使用环境高度契合。“我们认为,山东的新能源产业带完全具备成为‘中国新能源出海第二曲线’的潜力,特别是在拉美市场。”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由于拉美各国的电压标准、插头规格、认证体系、气候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许多新能源企业在进入该市场初期便因为这些细节问题受阻。
针对这一痛点,汪敏介绍了企莱平台的“三步走”解决方案。第一步,平台会系统收集并整理各国的认证和法规要求,比如巴西的INMETRO认证、墨西哥的NOM标准、智利的SEC等,为企业提供清晰的合规指引;第二步,我们会联合第三方检测机构,为企业提供检测与标准咨询服务,助力企业满足当地市场准入要求;第三步,在本地化适配环节,协助企业做技术优化,比如防晒、防尘、防潮、防高温等需求调整设备外壳结构。“这些看似细节,其实就是能不能真正落地拉美市场的关键。”
汪敏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未来企莱会借鉴“海尔式”,打造“硬件+服务”模式。在汪敏看来,海尔在海外能成功,不仅依托优质硬件产品,更得益于完善的服务体系与品牌信任度的构建。“我们希望把这个经验融入新能源赛道。未来不仅仅帮企业卖充电桩,更希望推动他们建立‘充电桩+智能管理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例如,帮助企业开发SaaS后台,实时监测充电桩使用数据、远程维护、计费管理,这样拉美客户买的不仅是一台设备,而是一整套可持续运行的系统。我们相信,这种‘硬件+软件+服务’的模式,才是真正能让中国新能源品牌在全球立得住的方式。”
“山东的新能源企业正站在一个历史的节点上,我们愿意做那个‘桥’,让他们更早、更稳地跨出国门,在拉美市场开出新的增长曲线。”汪敏说道。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