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对话金砖活动现场
11月10日,“对话金砖—山东企业创新发展交流会”在济南举行。会议以“共筑金砖合作新纽带 共享山东发展新机遇”为主题,来自巴西、俄罗斯、南非、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埃塞俄比亚、马来西亚、越南、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刚果(金)、博茨瓦纳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家商协会组织、企业,及约180家国内企业,驻华使节、商界领袖及专家学者等总计400多位嘉宾,共解金砖框架下山东与新兴市场深度合作的“方程式”。
政策解读、主题演讲、项目推介、对接洽谈、现场考察,“对话金砖”全面展示了山东与金砖国家合作的厚基与广阔前景,山东省贸促会会长孟向东表示,会议旨在通过搭建技术共研、产业协同、贸易互通的立体化合作平台,推动山东与金砖国家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上深度融合,携手开拓全球市场。
从产业共赢到生态共建
金砖国家人口占全球近一半,经济总量约占30%,贸易总额占世界1/5,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山东对外开放的核心伙伴。
2025年前三季度,山东省GDP达7.71万亿元(约1.0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6%;外贸总值2.62万亿元,与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其中与金砖国家进出口额达773亿美元(5506.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彰显了山东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的韧性与活力。
“对话金砖”主题演讲环节,两位专家分享了金砖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沈逸教授提出,“大金砖合作”需以“四梁八柱”为框架:金融联通、绿色转型、数字智能、人文赋能四大支柱,辅以本币结算、NDB融资、绿色产业链、AI治理等八大抓手。他强调,新开发银行(NDB)累计批准397亿美元、覆盖123个项目,为本币融资和跨境支付提供了坚实支撑。

“让绿色成为金砖的新底色,让创新成为企业的新动能!”中国人民大学许勤华教授用数据“说话”,金砖国家已成为全球绿色转型的核心力量——2024年其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首次超过化石能源,贡献了全球51%的太阳能发电量。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山东“走在前”:截至今年9月底,山东省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3.4%,较2020年提升22.6个百分点,成为全国首个非化石能源装机规模超过煤电的省份,与金砖国家在清洁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合作空间巨大。
“山东正在加快从传统制造与能源模式向新能源、新材料、数字制造等绿色产业体系转型。”许勤华举例说,山东电建三公司EPC承建的南非红石100MW光热电站已顺利并网并投入商业运行,建设期直接就业超600人、峰值约1800人。该项目是撒哈拉以南非洲首个塔式熔盐光热电站,也是南非北开普省最大的投资项目。此外,海尔、海信、中车等鲁企在拉美、非洲、南亚形成“本地化制造+服务”体系,已成为“中国技术+本地化运营”的标杆案例。
从产业共赢到生态共建,在与金砖国家和地区的双向奔赴中,山东从产品迈向品牌和标准,通过“技术+资本+服务”输出,提升产业地位。
高效协同下的多元路径
山东这片投资的热土,具有与金砖国家和地区形成高度互补的经济结构。巴西的农产品、铁矿石,俄罗斯的能源资源,印度的数字产业,南非的矿产资源,与山东的装备制造、家电电子、绿色技术形成高效协同。
本次会议的推介环节集中展现了山东与金砖国家合作的多元路径与务实成果,凸显山东与金砖合作的“创新动能”与“落地实效”。
俄罗斯驻华商务代表处任命“俄罗斯贸易之家”负责人、上合示范区俄罗斯馆馆长斯维特拉娜·王女士在推介中建议企业把握政策红利,充分利用山东省贸促会的五大服务平台及中俄共建“一带一路”与“向东看”战略对接机遇,降低合作门槛。
巴中商会理事会成员及北方区主任卫特推介表示,中巴贸易呈现“资源型产品与工业制成品互补”的格局,山东的轮胎、重机、家电企业正深度参与巴西基础设施升级。
迪拜商会驻京代表张晓通过数据展示了迪拜的区位优势:拥有27项CEPA协议、41%的中东出口份额,以及全球领先的物流和金融环境,邀请山东企业将迪拜作为进军中东非洲的枢纽。
世界贸易中心协会亚太区商贸服务顾问委员会主席朱小兰推介“中国企业全球化护航计划”助力中国企业融入全球市场。
企莱中拉小额跨境批发平台创始人汪敏分析了中国企业走进拉美的“三重门”,而其打造的B2B跨境平台,赋能企业打通中拉跨境“最后一公里”。
迪卡侬中国副总裁杨沐霖分享了其“从概念到赛场”的创新之道:在47个国家布局生产线,依托全球供应链网络,将山东的制造能力与全球运动市场需求链接。
尼尔森爱科咨询公司中国区首席服务官(副总裁)骆琦在解码山东消费市场的推介中,让外商感受到了投资山东的机遇。
Linked In(领英)中国区人才解决方案新业务增长运营部总经理文巍从人才视角提出,中企拓展国际业务需构建“全球化与本地化相结合”的人才战略,依托平台12亿全球会员数据精准匹配技能需求。
中国丝路集团有限公司国际品牌运营总监魏曼曼推介了“丝路之舟出海综服平台”,与山东企业、金砖国家和地区企业携手,共筑互利共赢生态。

山东省首台人形机器人“行者泰山”在会场外一亮相就成为闪光灯下的“主角”,研发公司——山东优宝特机器人董事长范永展示了人形机器人48天快速研发落地的“山东速度”,优宝特用1年时间实现了从第一代到第三代的迭代,产品在公安巡逻、建筑安防等场景的应用已落地海外。
金色机遇重构国际经贸坐标
山东产业基础雄厚,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136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企业超3.5万家,在高速磁浮、高热效率柴油机等硬科技领域成果涌现。“从济南的量子通信到潍坊的现代农业,从青岛的海洋科技到烟台的绿色化工,齐鲁大地的创新基因正与金砖精神深度交融。”正如孟向东所言,山东始终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
依托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等高能级平台,山东可进一步深化与金砖国家的政策对接、资源整合和项目落地。此次“对话金砖”聚焦新能源、智能制造、绿色金融、跨境物流等前沿领域,推动合作从“贸易往来”向“全产业链协同”升级,以“金砖+”开放生态重构国际经贸坐标。
“共同打造产业合作‘新标杆’、共同培育贸易合作‘新动能’、共同拓展科技创新‘新赛道’、共同开辟绿色发展‘新蓝海’”,会议达成共识——金砖合作不仅是贸易与投资的拓展,更是规则、标准与创新的协同。山东将以“绿色金砖”“数字金砖”为导向,强化金融支撑,扩大本币结算和NDB融资规模;深化产业耦合,推动新能源、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的产业链整合;构建人文纽带,通过数字教育、科技交流提升软实力。
合作不仅是拍照机会,更是运转的生产线和满载的集装箱。本次交流会不仅签署多项合作意向,更组织了500余场“一对一”洽谈,后续将在东营开展项目考察,推动合作从“共识”走向“落地”。

“今天的山东,战略位势更加凸显,产业基底更加厚实,创新动能更加充沛,开放势头更加强劲,营商环境更加优良,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强大势能。”山东省贸促会、山东国际商会副会长贺忠军在推介发言中表示,省贸促会作为“1460万市场主体的代言人”,将搭建更多交流平台,将持续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推动500余场“一对一”洽谈成果落地,助力山东与金砖伙伴共商、共建、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展望未来,山东将依托“一带一路”交汇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大与金砖国家在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零碳园区等领域的投资合作,深化科技研发协同,推动国际物流通道与海外园区共建。
金砖合作的山东篇章,步伐铿锵,迈向更高质量的未来。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