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小李加班编码是常态,但最近他的右手腕出现了持续的酸胀和刺痛,甚至夜里会被麻醒,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试了休息和热敷不见好转后,他来到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求助。
医生诊断他是“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合并早期腕管综合征,即鼠标手。结合小李的实际情况,治疗师为他量身定制了一套“组合疗法”:先针灸松解,再上冲击波消炎。
治疗师在小李的前臂和手腕几个穴位下针。细细的银针落下去,只有微微刺感,接着一种酸酸麻麻的“得气感”弥漫开来,原本僵硬的肌肉像冰雪融化般松弛下来。20分钟的针灸,目的是通经活络、放松肌肉,为下一步做准备。
接着,治疗师拿出冲击波治疗仪,对准小李手腕的疼痛点。小李感觉皮肤上有一连串快速轻轻的敲击,略带酸胀,但能忍受。10分钟后,治疗结束。治疗师解释说,冲击波可以利用高能量声波穿透皮肤,像一把“无形的手术刀”,松解深层粘连的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再生。
这个“先松解后修复”的组合拳效果显著。在接受每周一次、连续三到五周的治疗期间,小李严格遵守医嘱,并配合拉伸锻炼。他感到手腕的僵硬感一次比一次减轻,刺痛和麻木感也逐步消失。一个疗程结束后,他的手腕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重拾健康的小李也彻底改掉了之前不良的办公习惯。
打工人的“老熟人”,手腕的“隐形敌人”
在我们天天敲键盘、点鼠标的背后,手腕到底发生了什么?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一病区主任钊岩介绍,肌腱外面有个保护套叫“腱鞘”,如果手腕反复用力,肌腱和腱鞘不停摩擦,就会“发脾气”——发炎、肿痛。最常见就是手腕内侧(大拇指那一侧)疼,动起来有时还会“咔哒”响。
康复科治疗师亲授:手腕养护实战技巧
钊岩介绍,“很多上班族来看诊,我都会跟他们说,手腕要‘轻拿轻放’。点鼠标、打字不要太用力,手放松了,手腕负担才会小。”另外,她也提醒各位打工人,移动鼠标的时候,试试用手臂带动,而不是光靠手腕扭来扭去。让手腕稍微悬空,力量分散到手臂,这样也可以保护手腕。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定时让手腕‘下班’休息。我常建议用‘20-20-20’改良法:连续工作20到30分钟,就停下来20到30秒。转一转手腕、伸展一下手指,或者干脆站起来走走,打断连续劳损的状态,效果比什么神器都管用!”
预防“鼠标手”和腱鞘炎,真的不难!从改变习惯开始,每天花几分钟动动手腕,就能防患于未然。但如果手腕已经持续疼痛或发麻,别拖啦,及时找专业医生看看吧。健康的手腕是革命的本钱,照顾好它,工作生活才能更轻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