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晚间,亚星化学(600319.SH)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山东天一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一化学”)控制权,或同步收购其他股东所持标的公司股份,同时拟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及关联交易。

亚星化学在公告表示,本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有关事项存在不确定性。为了维护投资者利益,保证公平信息披露,避免对公司股价造成重大影响,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自2025年11月4日(星期二)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拟收购溴业龙头企业
天一化学成立于2002年11月,是一家以从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为主的企业,注册地山东省潍坊市,注册资本8979.94万元,法定代表人李茂桉。
从股权结构看,天一化学控股股东为山东天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约为56.36%,其余股份分散在山东省高新技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山东省新动能中化绿色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23家机构和个人手中。
其中,股东潍坊市华潍人才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约为0.9354%)为亚星化学控股股东潍坊市城市建设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权属企业,此次亚星化学拟协商收购其所持股份,交易将构成关联交易。
天一化学官网信息显示,该公司主要从事溴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具有丰富的溴系列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开发经验,现已形成年产四溴双酚A、十溴二苯醚、十溴二苯乙烷、氢溴酸、二苯醚、硝酸钾、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己二酸二酰肼(ADH)、溴化钠、溴化钙等化学品6万吨以上的生产能力。年产值10亿元,产品出口世界多地。
在科研领域,天一化学依托7大研发平台与80项专利技术突破多项国际垄断。其十溴二苯醚生产技术通过18个月催化剂优化及2000余次实验,解决高温分解难题,产品热稳定性超越欧盟REACH标准;四溴双酚A合成工艺采用相转移催化技术,将反应收率从82%提升至93.5%。2024年,其主导制定的《溴系阻燃剂环保生产技术规范》获国家标准委审核通过,确立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标准话语权。
天一化学核心优势在于其溴系阻燃剂产品,其四溴双酚A、十溴二苯乙烷等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部分水性功能单体在国际市场占有率高达70%以上,是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2022年天一化学曾开启上市辅导,但2023年终止了上市辅导。
亚星化学资金压力大
公告显示,亚星化学已于2025年11月3日与天一控股签署了《投资合作意向协议书》,约定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天一化学股份,取得标的公司控制权。公司拟同步收购其他股东所持标的公司股份,进而确定本次交易对方范围。
但上述协议仅为“初步意向”,亚星化学在公告中坦承,协议为交易各方就本次交易达成的初步意向,本次交易的具体方案将由交易各方另行签署正式协议予以约定。本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具体交易方案仍在商讨论证中,尚存在不确定性。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亚星化学最新披露的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41亿元,同比下降2.53%;归母净利润为-1.44亿元。其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全年归母净利润为-9703.47万元。
在业绩亏损的同时,亚星化学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攻坚期,也面临着不小的资金压力。亚星化学在2024年年报和2025年半年报中均提到了“资金保障的风险”。
财报显示,2025年,该公司持续面临“生产经营和新项目建设”双主线工作,尤其是4.5万吨/年高端新材料(PVDC)项目、500吨/年六氯环三磷腈和500吨/年苄索氯铵产业化项目等即将建成投运,均“需投入大量资金予以保障”。
亚星化学三季报显示,公司4.5万吨/年高端新材料项目稳步推进。截至9月末,该项目设备、管道、电气仪表已基本安装完成,试生产方案、操作规程编制完成,正在推进装置调试、验收和试生产许可证的办理工作。项目将于四季度内投运,公司后续将严格根据装置适应情况,逐步提升产能,直至达产达效。
此外,三季报显示,亚星化学500吨/年六氯环三磷腈和500吨/年苄索氯铵产业化项目设备、管道、电气仪表已安装完成,试生产方案、操作规程编制完成,正在推进装置调试、验收和试生产许可证的办理工作。该项目也将于四季度内投运,公司后续将严格根据装置适应情况,逐步提升产能,直至达产达效。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